1998年04期目次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回眸张晋藩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世纪不过是一瞬间,但在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里却充满了震古烁今的巨变,是以往几个世纪所无法企及的。就中国而言,从本世纪初八国联军入侵,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危殆,而后经过辛亥革...
依法治国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姚成林党的十五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把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它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然而我们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研究和落实,不应再停留在对其重要意义...
刑事诉讼法学二十年陈光中郑旭50年代后期开始的左倾思潮与“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惨遭践踏,法学之花凋零殆尽,刑事诉讼法制与刑事诉讼法学也不例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党的工作重...
文章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诉法学已初步体系化和科学化。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我国民诉法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自身发展:(1)加强民事诉讼制度、理论及其相关制度、理论的研究;(2)民诉法学人才的培养;(3)多元研究方法的运用;(4)学术研究方式的优化;(5)学术规范性的加强
本文着重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为犯罪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进而介绍了我国犯罪学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提出了21世纪犯罪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加强犯罪学理论研究,为更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广泛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开展应用理论研究,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
关于制定民法典的条件是否成熟的几个问题柳经纬吴克友内容提要我国制定民法典的时机是否成熟,在理论界历来颇有争议。本文作者从社会经济制度、法制条件、理论准备和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我们有理由、有条件制定出一部21世纪的中国...
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在不同立法例中既有共识,亦有分歧。本文以我国统一合同法的立法选构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两大法系的有关立法、判例、学说及国际性立法的相关规定比较分析,揭示其合同法定解除事由的利弊所在,并从中进行理论提炼,界定立法规范合同解除事由时必须理清和把握的基础性方向;以此为铺垫,进而对我国现行三大合同法和两个统一合同法意见稿的有关规定展开优劣存废之检讨,拟定统一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法定事由的理想型
本文认为,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的核心内容十分明确:即法律制度是根本。它回答和解决了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如何建立符合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如何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和制约,督促其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正是以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为指导,对实现各级
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严重政治斗争,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反腐败严峻形势,认为,腐败最终会危机国家政权;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公共权力部门;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对国家政权现实的、直接的主要危险。认为对反腐败斗争政治性的认识偏差和不足,是反腐败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大力加强对其政治性的认识。指出,反腐败是一项社会工程,需全党、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对行政程序行为的研究再次成为学界的热点;但因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带来一系列困惑与争论。文章从行政行为概念的通说与“过程”的涵义破题;紧密联系我国行政实务;在简略论述特定行政行为与数个相关行政行为过程性的内在的规律与规则,粗线条勾画行政行为过程与系统的框架当中,运用过程性理论动态地研究行政行为。作者力图为认识、界定行政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分析标准;为打破传统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法律。由于反垄断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所以反垄断法的概念和规则具有不确定性。反垄断法占支配地位的违法确认原则是合理原则,这使反垄断法的规则显得单调,缺乏体系性,也使反垄断法具有非规则性,相应地,经济分析的方法成为反垄断法中确认违法和事实因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只限于私人的经济垄断,不能调整行政垄断或国家垄断
新《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论处。质疑之一,贪污罪能否以不作为方式构成?质疑二,如果礼物被存放在犯罪嫌疑人的办公室,能否构成贪污罪?本文从解释论角度对贪污罪的行为结构即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进行了深层理论探析,从而回答了这些问题
文章采用规范、法理与实际三者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分析了新庭审方式在庭前程序、庭审程序、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审决机制四个方面的七大特点,并对新制度做了定性和评估。尔后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庭审制度的运行条件和背景,指出:在我国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庭审制度改革,将受到本土资源的顽强抵抗、限制和改造,其中包括文化、政策、制度和实际资源的四大限制,造成不彻底的实质化、不充分的对抗性、不完全的平等制以及不够规范的
缺席审判制度采用两种基本模式——一方辩论判决主义与缺席判决主义。传统意义上的缺席判决主义在实现正义和诉讼经济方面有严重的缺陷,但经过适当的改造,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方辩论判决主义能较好地弥补缺席判决主义的缺陷,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国缺席审判制度有自己的特点,并存在缺陷:违背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错误理解缺席的性质和缺席判决的制度功能;立法过粗,存在法律盲区。作者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各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已对现存的国际经济法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以回呼服务这一新兴的电信服务品种为例,结合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FCC)的一系列决定,分析了对其合法性各国国内法的冲突所带来的相关国际法(条约法)、国际礼让问题,指出可能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解决途径及各自缺陷,最后提出了通过WTO(世界贸易组织)的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来解决问题的对策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法体系,对贯彻和实施环境法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关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哪些内容,法学界观点颇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也反映了环境法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法律部门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人们对其认识水平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环境法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则
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综述田士永王萍1998年5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组邀请北京地区民商法学专业导师及有关学者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行了“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60余人,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和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