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04期目次
<正> 由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行政法学研究会总干事,张尚鷟教授主编的《行政法学》一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诸如行政法的概念和渊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作用与研究方法、行政机关组织法和编制法、国家公务员法、各种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诉讼法、行政监督法、行政监察法等内容。全书共25章,约35万字,是
<正> 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民族法学理论研讨会于6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邹瑜出席了6月11日的民族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讲了话。他对民族法院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民族法学研究会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正> 1991年3月19日,国务院法制局在北京召开了立法体系讨论会.国家教委、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十四个国务院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3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者围绕我国立法体系、立法体系与立法规划的关系、立法体系的研究与我国立法的科学化、立法体系的设计与国务院管理职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立法体系的概念及研究立法体系
<正> 同志们: 中国法学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我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全国的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中国法学会自成立以来,至今已将近9年了。它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法学学术团体,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
<正> 同志们: 中国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后召开的。这次代表大会,对于团结和动员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繁荣和发展我国马列主义法学,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
<正> 中国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1年5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导下,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火值最近经修订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施行。这两个法律(以下简称“两法”)是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认真贯彻施行“两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国法学会于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民法通则颁布五周年、民事诉讼法施行”座谈会。到会的有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它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并把它加以改造和扩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思想。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权的经济观、历史观、阶级观、国家观、发展观、权利义务统一观、解放观等几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介。
<正> 自1979年以来,我国学者对人权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9年开始,及以后的一段时期,理论界首次较大规模地开展了人权问题的研讨;二是1988—1989年以后,人权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论题。十几年来,有关人权问题的专著和资料有十余部问世,发表文章百余篇,并举行过几十次规模和主题不一的人权理论研讨会。研究中涉及了人权理论的产生及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内容、人权与社会主义、
<正>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91年4月20日召开“人权理论研究座谈会”。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张友渔和该校及外校、外单位有关专家学者40余人到会。与会同志集中讨论了人权的理论问题,展示了近两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权问题理论研究的具体构想。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充分认识人权问题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会同志认为,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作者认为,从整体上看,“权利本位说”、“义务重心说”和“权利义务一致说”都是正确的,只是各自研究的基点与方法不同。三种学说分别以应然法,实在法(法律规范)和社会的法为基点,分别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实证(规范)分析的方法和社会分析的方法,各有测重地研究了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层面。但“权利本位说”所崇尚与弘扬的法的民主精神,则是另外二说所未能涵盖的,这是“权利本位说”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价值所在;应当使之焕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法律但书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提出要统一、准确地使用但书,重视和充分发挥法律但书的作用。作者认为但书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其特殊性在于它与主文的关系和文字表现形式上;其功能在于以立异的方式求同、以限制的方式求度、以救偏的方式求全、以附加的方式求周全适当等;使用但书要以有无必要为标准,并在但书与其他方式之间、与设置款项之间作出正确选择,遵守相应的技术规则和标点符号要求。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由主席公布,将于1991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进一步有效地鼓励外商投资,适应当前发展国民经的需要,合并《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两个法,制定本法是必要的。但是一切法律制定后,都要通过人来执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是由行政实体法(即授权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诉讼法三个部分组成的看法,着重阐述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认为行政公正原则是建立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并对行政听证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听证制度的作用作了论述。限于篇幅,本刊对原文作了删节。
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是具有保全功能的两种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本文据此详细评述了民法理论中的债权保全制度,强调与债务担保制度相互为用,建立起我国的债权保全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债务纠纷,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认为,确定医方因医疗过失致病员人身损害的民事责任,应当以《民法通则》为依据,就民事责任四个构成要件加以考察,在民事诉讼中按照侵权之诉处理,并可以采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在民事诉讼中只是一项书证,并不具有当然的证明力。
多年来,法学界很多学者都在努力证明经济法应当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从实践入手,探讨现实的经济法律规范与制度、其组合与运作的实然状态。作者正是基于此,分析探讨了我国的经济法体系问题及如何推动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正> 公司立法是为了明确公司的法律地位,规定公司如何设立、如何组织以及公司的发展和变更规则。针对我国目前的企业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清理整顿公司经验和立法动机,我国公司立法除借鉴一般公司理论和国外公司立法实践外,尤其应当处理好下列六个问题。
近年来,刑法学界要求把罚金刑上升为主刑并扩大其适用范围的呼声甚高。对此,本文作者根据我国和国外的一些具体情况,对罚金刑应否上升为主刑、如何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认识。
<正> 自诉案件是与公诉案件性质不同的两类案件,各自有其特点。为了适应司法实际工作和修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需要,现就有关自诉案件立案中的几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关于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同,传统习惯各异,因此,各国法律规定自诉案件的立案范围也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如
<正> 证明责任是证据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国法学工作者对此都有研究。英美法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对证明责任的含义、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其依据、证明责任可否转移、证明程度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许多问题已明文规定于制定法中或由判例法予以确认,但有些问题至今尚有争议。本文主要依据某些共性的理论观点说明证明责任
<正> 先秦法家管仲、慎到、申不害、尹文子、商鞅、韩非等人,只说过“唯治为法”、“以法治国”等话,并没有用过“法治”这个概念。他们有时虽然也把“法”和“治”连在一起用,但表达的只是用“法”来“治”理国家的意思,而不具有“法治”概念的涵义。首倡法家“法治”说的,是梁启超先生。后来有些学者也讲过法家是搞“法治”的,但寻根溯源,都源于梁启超先生。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本刊特约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项淳一同志撰写了《党的领导与法制建设》这篇专论。它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法制建设的主要认识与主要观点;提出了改善和加强党对法制建设的领导的三个关键问题。这是一篇历史与现实结合、具有重要理论性与实际指导性的文章,值得广大法律和法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