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期目次
民事裁判是法院行使公权力进行判断或意欲的表现和结论,体现着法院的意思表示,是法院所实施的诉讼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民事裁判种类的丰富性要求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以此形成相对应的监督模式,进而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本文立足于民事裁判的固有特点和分类,把握民事裁判的形成和实施规律,通过对民事裁判体系的改造力图我国检察监督制度更趋完善。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最重要的人权条约之一。该《公约》存在三个不同的中文本: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原始文本(称为《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2002年联合国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修改的中文本(称为《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还有现在通行中文本(称为《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笔者发现通行的中文本内容与原始文本有重大变化,其来源和法律依据均不明确,有从英文本翻译而成的痕迹,
大众传媒话语的覆盖范围、渗透深度塑造了极具影响的"符号压力环境",往往被误读为公众意见的一个显性信息指标,导致立法机关有足够的激励顺应媒体话语展开立法过程,力图以此证立对于民意的积极回应,形成基于信息的压力型立法。但是,媒体话语具有时效性、宣泄性、甚至是"群体极化"的面相,容易失却应有的冷静与客观。其压力之下生成的立法无法满足司法运作的可观察性、可检验性要求,也模糊了法律与其他社会秩序控制的职能界
采用问卷法,以与大学工作有关的犯罪(职务犯罪)心理动因为切入点,对职务犯罪人员和未犯罪的高校教职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未犯罪者与犯罪者在认知、情绪情感、纪委、人格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2)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水平与犯罪状况有显著相关;(3)对高校职务犯罪的心理动因建模,发现对职务犯罪的心理动因起作用的主要是人的心理过程、外部因素以及人格,其中心理过程起的作用最大。
经由一系列全民高度关切的个案而引发的法院审判与民意诉求之间的角逐与较量成为转型时期司法所必须直面的难题,其核心的法理学问题在于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公信力,如何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中与大众的法律表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专业论者主张民意并不能代替法官在案件中的专业主义判断,民意论者主张司法判决应该径行吸纳民众的见解,回应论者主张在法院独立审判的基础上回应一定时期内的民意。基于司法在宪法体制中的功能设计
<正>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yber 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closely related to both national and individual rights and interests.However,hackers'beha
<正>I.BASIC FACTS OF THE CASE AND THE JUDICIAL OUTCOME Liang Xinping,Liang Hanping and Liang Guoping,the plaintiff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laintiffs),are siblings,whose father isLiang Benchu(b
<正>On September 2-6,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hosted the first UK-China Conference on Public Law.The conference w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nmin University,Oxford University,University College L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