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环境权的规范效力包括可诉性效力和具体化效力。可诉性效力指环境权直接作为审判依据,具体化效力指借由立法间接影响审判。国外环境权诉讼中,结合宪法环境权规范和立法的具体条款作出裁判的案例同时体现可诉性效力和具体化效力;仅以宪法环境权规范为依据的案例,只运用可诉性效力,是为环境权的自我执行。环境权的自我执行违背了形式理性优先于实质理性的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仅在宪法司法化的国家处于环境立法体系尚未建立的阶段有必要性。宪法环境权规范没有规定法定效果,属于原则范畴,其适用方式是和其他原则进行衡量,经由具体化为立法中的规则发挥作用。审理案件时,法院应优先适用立法(具体化效力),在立法存在歧义或者冲突时,法院可以借助对宪法环境权的解释厘清立法的模糊之处(可诉性效力)。我国目前环境立法比较系统,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环境权诉讼的必要性;宪法尚未司法化更是彻底否定了环境权诉讼的可行性。不过,环境权入宪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权;规范效力;可诉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成果
作者(Author): 胡静;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卫星:《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载《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
- (2)Michael R.Anderson,Human Rights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 Overview,in Alan E.Boyle&Michael R.Anderson,Human Rights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t 10(Clarendon Press,1996).
- (3)王鹏翔:《基本权作为最佳化命令与框架秩序---从原则理论初探立法余地问题》,载台湾《东吴法律学报》2007年第3期。
- (4)黄金荣:《司法保障人权的限度---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8页。
- (5)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 (6)前引(5),陈新民书,第320-321页。
- (7)朱谦:《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 (8)[印度]穆罕默德·泽伐·马赫弗兹·诺曼尼:《印度环境人权---审视法律规则和司法理念》,王曦、谷德近译,载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2002年),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79-486页。
- (9)David R.Boyd,The Implicit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Live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20(2)Review of European Community&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171,175(2011).
- (10)前引(9),David R.Boyd文。
- (11)巩固:《环境权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 (12)蔡守秋:《环境权初探》,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 (13)参见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 (14)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 (15)吴卫星:《环境权可司法性的法理与实证》,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6期。
- (16)蔡守秋:《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6期。
- (17)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
- (18)王社坤:《环境利用权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年版,第62页。
- (19)前引(11),巩固文。
- (20)彭运朋:《环境权辨伪》,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 (21)刘卫先:《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以“菲律宾儿童案”为例》,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 (22)美国个别州有认可环境权可诉讼的案例发生,详见下文。
- (23)王曦:《试论美国联邦和州宪法在环境权问题上的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 (24)340F.Sup.532(S.D.TEX.1972).
- (25)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 (26)[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 (27)[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 (28)前引(25),王曦书,第108页。
- (29)前引(27),原田尚彦书,第34页。
- (30)前引(27),原田尚彦书,第34页。
- (31)前引(1),吴卫星文。
- (32)参见前引(15),吴卫星文;前引(21),刘卫先文;陈海嵩:《环境权实证效力之考察:以宪法环境权为中心》,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 (33)David R.Boyd,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Revolution:A Global Study of Constitutions,Human Rights,and the Environment,at279(UBC Press,2012).
- (34)前引(33),David R.Boyd书,第124页。
- (35)前引(33),David R.Boyd书,第127页。
- (36)前引(33),David R.Boyd书,第150-156页。
- (37)前引(33),David R.Boyd书,第164页。
- (38)Carl Bruch,Wole Coker&Chris Van Arsdale,Co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Law:Giving Force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Africa,26 Colum.J.Envtl.L.131,153(2001).
- (39)《宾夕法尼亚州宪法》第1条第27款规定:人民拥有对于清洁的空气、水和保存环境的自然的、风景的、历史的和美学的价值的权利。宾夕法尼亚州的公共自然资源是全体人民包括其后代的共同财产。作为这些财产的受托管理人,州政府必须为全体人民的权利而保护和保持它们。
- (40)在没有具体立法的情形下,法院可以直接根据其审理案件的宪法条款被认为可以自我执行。See Bryan P.Wilson,State Co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Judicial Activism:Is The Big Sky Falling?53 Emory Law Journal 627,632(2004).
- (41)John Swaigen,Environmental Rights in Canada,at 227(Buttworths,1981).
- (42)1996年《南非宪法》第24条(环境,Environment)规定:每人都有权(a)获得对其健康或福利无害的环境;(b)令环境获得保护,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利益,手段是采取适当立法和其他措施,这些立法和其他措施能够:(1)防治生态和环境恶化;(2)促进环境的保护和管理;(3)在促进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
- (43)Louis J.Kotze&Anel du Plessis,Some Brief Observations on Fifteen Years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Jurisprudence in South Africa,3 J.Ct.Innovation.157,169-174(2010).
- (44)2000(2)SA 124(LCC).
- (45)Loretta Feris,Co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Rights:An Under-Utilised Resource,24 S.Afr.J.on Hum.Rts.29,43-45(2008).
- (46)988 P.2d 1236(Mont.1999).
- (47)美国对基本权利限制案件进行违宪审查时,若无先例援引,通常采用合理性审查、中度审查和严格审查的基准,审查的严格程度与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成正相关。
- (48)前引(40),Bryan P.Wilson文。
- (49)林来梵主编:《宪法审查的原理与技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 (50)前引(38),Carl Bruch,Wole Coker&Chris Van Arsdale文。
- (51)前引(43),Louis J.Kotze&Anel du Plessis文。
- (52)前引(45),Loretta Feris文。
- (53)前引(43),Louis J.Kotze&Anel du Plessis文。
- (54)前引(43),Louis J.Kotze&Aneldu Plessis文。
- (55)G.R.No.110120(Sup.Ct.of the Phil.,1994).
- (56)前引(38),Carl Bruch,Wole Coker&Chris Van Arsdale文。
- (57)前引(40),Bryan P.Wilson文。
- (58)[英]蒂姆·海沃德:《宪法环境权》,周尚君、杨天江译,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59页。
- (59)前引(21),刘卫先文。
- (60)前引(33),David R.Boyd文。
- (61)[荷]B.托比斯:《健康权》,载[挪]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 (62)前引(38),Carl Bruch,Wole Coker&Chris Van Arsdale文。
- (63)前引(4),黄金荣书,第321页。
- (64)前引(4),黄金荣书,第16-17页。
- (6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册),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796-799页。
- (66)前引(65),韦伯书,第896页。
- (67)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解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 (68)前引(65),韦伯书,第946-948页。
- (69)龚向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诉性》,载李步云、龚向和等:《人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 (70)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 (71)[南非]S.利本堡:《在国内法律制度中保护经济和社会权利》,载[挪]艾德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6页。
- (72)刘飞:《德国公法权利救济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 (73)Thomas More Hoban&Richard Oliver Brooks,Green Justice: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urts,at 51(Westview Press.,1996).
- (74)前引(65),韦伯书,第1023页。
- (75)前引(38),Carl Bruch,Wole Coker&Chris Van Arsdale文。
- (76)前引(4),黄金荣书,第321页。
- (77)[美]约瑟夫·L.萨克斯:《保卫环境:公民诉讼战略》,王小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文版序言,第Ⅲ-Ⅳ页。
- (78)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 (79)袁文峰:《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途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4期。
- (80)前引(33),David R.Boyd文。
- (81)前引(33),David R.Boyd文。
- (82)前引(33),David R.Boyd文。
- (83)前引(33),David R.Boyd文。
- (84)王毓正:《环境权于学理上之发展及其于司法实务上之适用》,载台湾《环境与土地法学杂志》2013年第6期。
- (85)前引(49),林来梵书,第201页。
- (86)王鹏翔:《论基本权的规范结构》,载台湾《台大法学论丛》2004年第2期。
- (87)[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8-19页。
- (88)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141页。
- (89)前引(49),林来梵书,第209页。
- (90)吴庚:《宪法的解释与适用》,2003年作者自版(修订版),第564-568页。
- (91)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 (92)前引(26),大须贺明书,第203页。
- (93)李启家:《环境法领域利益冲突的识别与衡平》,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6期。
- (94)前引(27),原田尚彦书,第67页。
- (95)前引(86),王鹏翔文。
- (96)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 (97)Francois Du Bois,Social Justice and the Judicial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Duties,in Alan E.Boyle and Michael R.Anderson,Human Rights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t 155(Clarendon Press,1996).
- (98)前引(3),王鹏翔文。
- (99)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 (100)[斯里兰卡]C.G.威拉曼特里编:《人权与科学技术发展》,张新宝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 (101)Lon L.Fuller,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92 Harvard Law Review 353,399(1978).
- (102)[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杨伟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96-1098页。
- (103)[美]理查德·A.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邓海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 (104)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第3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
- (105)前引(41),John Swaigen书,第233-234页。
- (106)[英]霍华德·沃伦德:《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牛津,1959年版),第19页,转引自[美]R.J.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凌迪、黄列译,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 (107)[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8页。
- (108)前引(107),拉伦茨书,第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