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民族法制受到儒家民族观的深远影响。儒家民族观具有华夷有别、大一统、尊王攘夷、用夏变夷和因俗而治等内容。儒家认为华夷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礼乐文明,而夷人在接受了华夏的礼乐文明之后,则可以由夷入华。儒家民族观,其发展变化与适应以儒家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相一致。历代王朝制定治边政策时,主要遵循两种原则,一是"用夏变夷",一是"因俗而治",其目的均为实现儒家倡导的"王者无外""华夷一体"的大一统。儒家坚持"天下大同"的家国观,坚持"有教无类",将教化与仁、义、礼相结合,构成儒家民族观的基本要义。历代统治者制定针对汉地与四周少数民族的政策与法制时,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儒家民族观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KeyWords): 儒家思想;民族法制;华夷之辨;用夏变夷;因俗而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邵方;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论语·阳货》。
- (2)《论语·八佾》。
- (3)《礼记·中庸》。
- (4)《春秋繁露·仁义法》。
- (5)《论语·里仁》。
- (6)前引(3)。
- (7)参见陈玉屏:《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和历代王朝民族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 (8)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 (9)《礼记·王制》。
- (10)《尚书正义·武成》。
- (11)《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 (12)《论语注疏·八佾》。
- (13)《论语·季氏》。
- (14)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载《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 (15)《尚书·禹贡》。
- (16)《史记·夏本纪》。
- (17)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载[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5页。
- (18)前引(13)。
- (19)《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
- (20)《论语·颜渊》。
- (21)参见方慧编:《中国历代民族法律典籍》,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 (22)《国语·周语上》。
- (23)前引(9)。
- (24)前引(19)。
- (25)《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 (26)参见干春松:《“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公羊三世说与夷夏观念的冲突与协调》,载《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1期。
- (27)《春秋繁露·王道》。
- (28)《春秋繁露·楚庄王》。
- (29)前引(19)。
- (30)《春秋公羊传注疏·宣公十一年》。
- (31)《左传·定公十年》。
- (32)《春秋左传正义·闵公元年》。
- (33)《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
- (34)《论语·宪问》。
- (35)《孟子·滕文公上》。
- (36)前引(2)。
- (37)前引(35)。
- (38)《孟子·离娄下》。
- (39)《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
- (40)《春秋公羊传·庄公十年》。
- (41)前引(26),干春松文。
- (42)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载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页。
- (43)前引(13)。
- (44)《论语·子路》。
- (45)参见《论语·卫灵公》。
- (46)《论语义疏·卫灵公》。
- (47)参见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80页。
- (48)《论语注疏·子罕》。
- (49)前引(35)。
- (50)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中国友谊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 (51)《论语·学而》。
- (52)前引(4)。
- (53)前引(44)。
- (54)《周易·系辞下》。
- (55)前引(3)。
- (56)《辞海》。
- (57)前引(7),陈玉屏文。
- (58)前引(9)。
- (59)《荀子·正论》。
- (60)《史记·夏本纪》。
- (61)《荀子·儒效》。
- (62)参见《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 (63)《元史·卷八十五·百官一》。
- (64)前引(62)。
- (65)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 (66)参见张冠梓:《源与流:中国古代民族法制蠡测》,载《渠水集---纪念饶鑫贤先生法学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67)参见邵方:《中国古代一统与自治相结合的民族秩序浅析》,载《政法论坛》2014年第3期。
- (68)参见《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69)参见《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册封》。
- (70)《史记·西南夷列传》。
- (71)参见《汉书·卷六·武帝纪》。
- (72)参见《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
- (73)《新唐书·卷三三七·西域传》。
- (74)参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 (75)参见《南齐书·卷五十八·蛮传》。
- (76)参见《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
- (77)《全唐文·卷三十九》。
- (78)参见《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三·羁縻州》。
- (79)参见《古今图书集成·卷六·释教部·汇考》。
- (80)参见于默颖:《明代蒙古顺义王的册封与嗣封》,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5期。
- (81)《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
- (82)参见《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
- (83)参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84)参见《册府元龟·卷九七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85)参见《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
- (86)参见《旧唐书·卷九十四·尉迟胜传》。
- (87)《元史·本纪第三十四·文宗三》。
- (88)参见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151页。
- (89)前引(15)。
- (90)《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谕中原檄》。
- (91)《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
- (92)《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西域传下》。
- (93)孙文良、陆玉华辑录:《明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第二卷),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版,第142页。
- (94)李云泉:《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
- (95)参见张正明:《和亲通论》,载《民族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7年版。
- (96)参见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16页。
- (97)《盐铁论·卷八·结和》。
- (98)前引(91)。
- (99)前引(81)。
- (100)《册府元龟·卷九八三·外臣部·和亲》。
- (101)参见《隋书·卷八十三·列传吐谷浑》。
- (102)参见《隋书·卷八十四·列传突厥》。
- (103)《册府元龟·卷一百七十·帝王部》。
- (104)参见《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一·列传吐蕃上》。
- (105)参见崔明德:《蒙元与弘吉剌、斡亦剌、亦乞列思部联姻简表》,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 (106)参见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9页。
- (107)《后汉书·卷四十八·应劭传》。
- (108)《唐六典·诸互市监条》。
- (109)《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
- (110)前引(65)。
- (111)《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 (112)参见《史记·平淮书》。
- (113)《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纪三》。
- (114)《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
- (115)参见《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唐纪十一》。
- (116)《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
- (117)《周礼·夏官·职方氏》。
- (118)《史记·齐太公世家》。
- (119)前引(9)。
- (120)《史记·卷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 (121)《晋书·卷一百二·载记刘聪》。
- (122)参见《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石勒下》。
- (123)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 (124)《唐律疏议·名例律》。
- (125)《辽史·卷四十五·百官志一》。
- (126)《辽史·卷六十一·刑法志》。
- (127)《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 (128)《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
- (129)《元典章·婚礼·聘财体例》。
- (130)《明史·卷三百一十八·广西土司列传二》。
- (131)《清实录·卷二十二·高宗实录》。
- (132)《大清律例·卷三十七·断狱下·断罪不当》。
- (133)《大清会典·卷七九·理藩院叙官》。
- (134)《大清律例·卷四·名列律下之二·化外人有犯》。
- (135)前引(84)。
- (136)《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传》。
- (137)《续汉书·郡国志》。
- (138)前引(103)。
- (139)前引(78)。
- (140)《宋史·卷四九三·蛮夷一》。
- (141)《云南志略序》。
- (142)[清]雍正:《大义觉迷录》,载《清史资料》(第四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 (143)前引(67),邵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