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在30年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法治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关键词(KeyWords): 法治建设;30年;重大作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袁曙宏;杨伟东;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②参见卓泽渊:《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载《法学》1997年第8期。
-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6页。
- ④前引③。
-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通过)。
- ⑥前引③,第333页。
-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11页。
- ⑧前引⑥,第379页。
- ⑨前引③。
- 10前引③。
- 11参见《人民检察30周年:特别报道》,载《检察日报》(明镜周刊)2008年7月8日。
- 12参见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将劳改、劳教工作移交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若干规定》(1983年)。
- 14《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1页。
- 1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7条。
- 17前引14,第513页。
- 18参见《人民日报》(1989年9月27日)。
- 21参见袁曙宏:《党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载《求是》2005年第22期。
- 22参见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 23参见王胜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载《法制日报》2006年5月8日。
- 24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8年10月27日。
- 2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7条。
- 2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8、9条。
- 2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第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第16条。
- 28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第2条。
- 2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第22条。
-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3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第24条。
- 32王晨:《中国人权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载《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0日第3版。
- 3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1条。
- 3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2条及第三章“国家机构”中的相关规定。
- 3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序言。
- 3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第18条。
- 3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111条。
- 38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理2400多万件刑事案件,超过1亿件民事案件;从1987年至2007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250多万件行政案件。参见王斗斗:《回望:人民法院三大审判三十载前行足迹》,载《法制日报》2008年7月27日第6版。
- 3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31条。
- 41前引⑥。
- 42前引③,第372页。
- 46据报道,2007年一段时期全国信访总量有明显下降,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量大幅减少,但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迫切。参见《嘹望》2008年第44期(2008年11月3日)。
- 47参见《“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载《嘹望》2008年第36期(2008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