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正当法律程序最初源于"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和"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要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听取申辩"的"自然正义"原则,之后其内涵扩展到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等现代民主程序原则。在中国,由于民主、法治发展滞后,公权力运作领域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正当法律程序机制,有些领域甚至正当法律程序完全缺位,以至为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从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中国的反腐主要不是靠权力制约权力,而主要是靠权利制约权力,靠正当法律程序制约权力。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反腐之路。
关键词(KeyWords): 正当法律程序;公权力;反腐败;程序制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姜明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英]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 [2]肖蔚云等编:《宪法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2页。
- [3]前引[2],第937页。
- [4]前引[2],第964-965页。
- [5]前引[2],第1035-1036页。
- [6]前引[2],第1009-1011页。
- [7]参见[英]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
- [8][英]丹宁:《法律的训诫》,杨百揆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 [9]前引[8],第109页。
- 10前引[7]。
- 11前引[8],第102-104页。
- 12参见赵正群主编:《信息法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 13[美]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 14前引13,第3页。
- 15前引14。
- 16另参见马昌博:《一个行业和其监管者的八年恩怨》,载《南方周末》2007年3月1日A5版。
- 17另参见罗昌平、金庄:《揭开江苏省委原组织部部长徐国健的腐败关系网》,载《新京报》2004年7月12日。
- 18参见傅剑锋、鞠靖文:《郴州官场的良心》,载《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
- 19参见国务院国发[2004]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三部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 21参见2007年5月29日《检察日报》“廉政周刊”。
- 23据光明网2005年1月4日报道,2004年重庆忠县黄金镇所建办公楼群被当地群众称为“小天安门”。这栋耗资400余万元的仿古建筑气势不凡,门前的台阶有6层111阶。当地群众称,门前直通忠梁公路的台阶两旁有对称的6幢房子,形成“王”字排列,颇具威严之势,而“天安门”主楼成了“主”字的一“点”。有村民反映,征了建办公楼的土地后,村民的补偿款至今还没拿到。黄金镇依山而建的政府大楼远远就跃入眼帘:整个办公区共有7幢楼,“天安门”雄踞正中的山腰之上,两边下方各有3幢白墙红柱的二层办公楼,气势之宏伟,超出一般人的想像。老远看见,整个楼房区全部红砖绿瓦,随山势蜿蜒而上,错落有致,煞是气派。黑色的电动伸缩门上,一头金色的大狮子雕据其上,大狮子身后,跟着许多小狮子。整个建筑挑檐斗拱,匠心独具。
- 25全案案情可参见华洋:《在利益面前,行政执法集体“失语”》,载《检察日报》2007年9月25日。
- 26参见吴兢、黃庆畅:《谱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国务院2007年法制工作综述》,载《人民日报》2007年12月29日。
- 27参见[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4页。
- 28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部分。
- 29参见姜明安:《行政程序法应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载《法学家》1993年第3期;《行政程序法:依法行政的保障(访谈录)》,载《法制日报》1994年4月4日;《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模式选择》、《健全行政程序立法(笔谈)》,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内地与澳门地区行政程序立法比较研究》,载《东吴法学》1996年创刊号;《行政的现代化与行政程序制度》,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模式和高速范围之抉择》,载《法制日报》2002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试拟稿》,载《行政法论丛》2003年第6卷;《制定行政程序法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行政程序:对传统控权机制的超越》,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程序正义与社会治理创新》,载《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1期;《行政程序立法及其基本原则》,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5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