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撤销权作为体现破产法公平原则的一项关键制度,在保障破产立法宗旨实现、维护诚实信用原则、纠正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各国破产立法所重视。我国新《破产法》确立了撤销权制度,对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破产撤销权的概念与特征、在我国破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撤销权行使的主体、行使方式、相应的法律后果,以及欺诈行为、偏袒性清偿等各种具体可撤销行为的规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在立法完善撤销权制度的同时,我门还应考虑相关权益的合理制衡机制,以期在维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KeyWords): 破产撤销权;破产无效行为;欺诈行为;偏袒性清偿行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欣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 [2]石静遐:《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 [3]耿云卿:《破产法释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5页。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35条、第40条。
- [5]前引[2],第270页。
- [6]潘琪:《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 [7][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 前引[2],第272、273页。
- [9]前引[7],第191页。
- 10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86年版,第474—475页。
- 11参见王利明:《撤销权的若干问题探讨》,载《民商法研究》(修订本)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1-652页。
- 12齐树洁:《破产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 13[美]大卫.G.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科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
- 14前引12,第386页。
- 15前引[7],第173页。
- 16前引[7],第185页。
- 17陈荣宗:《破产法》,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256页。
- 18前引17,第257页。
- 19前引[7],第185页。
- 20前引[6],第186页。
- 21前引[6],第185页。
- 22前引[10],第471页。
- 23前引[7],第263页。
- 24王欣新主编:《破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 25前引25,第2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