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证据不足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轻重、此罪彼罪与一罪数罪等方面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情况。疑罪的基本特征是证据不足。疑罪可分为罪与非罪之疑罪、情节轻重之疑罪、此罪彼罪之疑罪和一罪数罪之疑罪。疑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定疑罪要注意与疑难刑事案件相区别,把握好疑罪的认定标准,掌握好疑罪的处理原则:罪与非罪之疑适用疑罪从无;情节轻重之疑、此罪彼罪之疑和一罪数罪之疑适用疑罪从宽。贯彻好疑罪的处理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还就刑事诉讼各阶段如何具体贯彻疑罪的处理原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KeyWords): 疑罪;证据不足;疑罪从无;疑罪从宽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云腾;段启俊;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王勇:《定罪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页。
- [2]参见宁汉林、魏克家:《中国刑法简史》,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271页。
- [3]参见邹瑜、顾明总主编:《法学大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2页。
- [4]参见宋英辉:《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1年第1期。
- [5]谢进杰:《“疑罪从无”原则的证据学之维》,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史志君:《论“疑罪从无”原则在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运用》,载《法律适用》2003年1-2期。
- [6]刘衍宾:《“疑罪从无”原则在刑事诉讼证据中的运用》,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 [7]参见张建伟:《“疑罪”的含义与处理原则》,载《检察日报》1997年3月31日;彭焚:《刑事疑罪与刑事赔偿》,载《人民检察》1997年第7期。
- [8]朱营周:《从“疑罪从无”谈测谎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载《中州学报》2003年第4期。
- [9]向朝阳、龙波:《对疑罪之司法抉择的学理及应用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3期;王瑞华:《从“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看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人权保障进程》,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4期。
- 10王玉杰:《疑罪探究》,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
- 11参见蔺剑、孙利勃:《疑罪从无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1期。
- 12前引11。
- 13刘芳、单民、沈宏伟编著:《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及定罪量刑标准通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 16参见王玉杰:《疑罪探究》,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
- 17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 18参见陈兴良主编:《刑事疑案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126页。
- 19参见储槐植、宗建文等:《刑法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 20参见潘爱民、欧阳昊:《以投放危险物质方式故意杀人案件中遇到证据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载姜伟主编:《刑事司法指南》(总第18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3页。
- 21参见张凯:《论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界定及取证规则》,载姜伟主编:《刑事司法指南》(总第17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7页。
- 22参见刘生荣、蔺剑、张寒玉:《刑事不起诉的理论与司法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页。
- 23苏忠进:《无罪判决问题研究》,载刘建柱主编:《检察实务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 24前引22,第96页。
- 25参见樊崇义:《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
- 26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正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第3款从定罪的角度规定了证据不足的认定标准,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它可能性。这可以被看作是从罪与非罪之疑罪的角度规定的疑罪认定标准。而当我们将这一标准中的“定罪”改为“定案”,再将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标准作为反面参照,即可得出上述所有疑罪的认定标准。
- 27邱兴隆:《有利被告论探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 28前引[4]。
- 29参见周国均:《试论确立“罪从证实”原则》,载《政法论坛》1991年第1期。
- 3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另参见Frisch,Zum Wesen des Grundsatzes“in dubio pro reo”,FS-Henkel,1974,S·274·
- 31参见蔡圣伟:《论罪疑唯轻原则之本质及其适用》,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二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266页。
- 32前引[4]。
- 33前引[1]。
- 34参见张军:《刑事错案研究》,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第266-275页。
- 35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8页。
- 37转引自王瑞华:《从“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看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人权保障进程》,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4期。
- 38参见张明楷:《“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界限》,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 39转引自林亚刚、赵慧:《死刑案件中的证据采信》,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页。
- 40参见《海峡都市报》2005年4月10日。
- 42参见王欣:《高法总结佘祥林案教训有权提出国家赔偿》,载人民网2005年4月14日。
- 43参见甘丽华、何春中:《荆门法院总结佘案4条教训: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载中华网2005年4月14日。
- 44参见刘晓媛:《谈公安机关撤回案件》,载《法制日报》2005年4月14日。
- 45陈凤超、丁占生:《论羁押制度与检察改革》,载陈卫东主编;《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208页。
- 46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页。
- 47参见卞建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 48陈学权、胡长华:《从死缓到无罪释放——从何珍瑞杀人案的辩护谈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 49案例参见《人民法院报》2004年5月13日第5版。
- 50参见刘德安、肖凤珍:《纠错,不仅仅是为了改判——检察机关复查纠正孙万刚错案纪实》,载《检察风云》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