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近代,国际法从“战争”的国际法发端。到了现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主题;相应地,“经济”的国际法部分开始勃兴。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国际法中的“社会立法”方兴未艾,出现了国际法“社会化”的倾向,人类似乎又迎来了社会领域国际法繁荣的时代。
关键词(KeyWords): 经济全球化;国际法;社会立法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崇利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有关西方国家社会立法的发展简史,参见刘修如:《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17章。
- ① 参见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0年2月14日。
- ② 转引自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世界法的三个挑战》,罗结珍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晚近,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生态问题也归为社会问题,将环境权视为公众的一种社会权利,且在环保关系中,受污染者往往处于弱者的地位。因而,从广义上看,有关环境立法也具有社会立法的性质。
- ③ 参见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 ④ 详见D. Frisch & R. Bhala, Global Business Law, Chapter 10 "Regulat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Conduct",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9, pp. 761-762.
- ① M. K. Addo, ed., Human Rights Standard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pp. 17-20.
- ② 《多边投资协定》序言虽表达了各缔约方对劳工和环境问题的重视,但其正文只是笼统地规定,各缔约方有权在劳工和环保方面对外国投资活动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只要这些措施建立在非歧视(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非武断和公正的基础之上,且各缔约方不得以降低劳工标准或环境措施为手段,鼓励吸收外资。
- ③ 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律意义上,人权可泛指与人本身有关的所有法律权利,不但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可见,国际法中的“社会立法”构成广义的“国际人权法”的一部分。
- ④ 参见G. Kelley,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 Balanced Approach to Multinational Coiporations, Columbi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Vol. 39, 2001, pp. 523-525.
- ⑤ 参见现任国际法院大法官罗莎琳·希金斯:《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载威廉·奥尔森等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330页。
- ⑥ 参见约翰·汉弗莱:《国际人权法》,庞森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 ① Ernst-Ulrich Petersmann,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Integration in the WTO: Time for ' Mainstremning Human Rights' into WTO Law? 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Vol. 37,2000, pp. 1372-1373.
- ②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门洪华译,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第80页。
- ① 参见H. Cullen & K. Morrow, 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Growth of NGO Participation, Non-State 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Law, Vol.1, 2001, pp.9, 12.
- ② 引自R. Madsen, Globalization and Civil Society: The Challenge for China,载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 ① 从民主制度的角度对世贸组织体制的讨论,详见M.Krajewski,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 Co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WTO Law, Journal of World Trade,Vol.35,2001,pp.167-186.
- ② 有关国际社会与公平的理论争议,参见马克·威廉姆斯:《国际经济组织与第三世界》,张汉林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30页。
- ③ 参见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 267页。
- ① 从宪法原则的角度对世贸组织体制的讨论,详见M. Krajewski,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 Co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WTO Law, Journal of World Trade, Vol.35,2001,pp.167-186.
- ② 详见徐崇利:《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第119页。
- ① 详见 Ernst-Ulrich Petersmann, Ernst-Ulrich Petersmann, Front 'Negative' to 'Positive' Integration in the WTO: Time for 'Mainstreaming Human Rights' into WTO Law? Common Market Law Review, Vol. 37, 2000,pp. 1363-1365.
- ② 参见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 ③ 参见M. K. Addo, ed., M. K. Addo, ed., Human Rights Standard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PP.263,266-267; J. K. Camble & C. Ku, International Law-New Actor and New Technologces: Center Stage for NGOS, Law &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l, 31,1999,p.236.
- ① 参见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 ② 详见Anne-Marie Slaughter Barley,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Dual Agenda,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87,1993, pp.205-239; Anne-Made Slaughter, Andrew S. Tulumello & Stepan Wood,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New Gene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Schohrship, American Journal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