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坎事件舆情研究:市委书记讲话公布获好评
* http://www.huanqiu.com
* 2012-01-04 11:22
* 人民网
* 广东查实乌坎村原支书原主任违纪
* 广东乌坎村委会换届选举整体无效将尽快重选
* 广东乌坎村委会选举被认定无效 将重新选举
* 朱明国谈乌坎:群众被激怒起来了 你才知道什么叫力量
舆论关注度走势
舆情应对过程点评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随后发生了打砸警员、警
车事件。随着事态发展,11月21日,村民再次集体上访,数日内不断引发冲突,随后事态逐渐平息。近日,广东决定成立省工作组正面应对乌
坎事件。从舆情应对角度分析,无论是在事中的应急处理,还是事后的正面应对,都反映了当地党政部门有错即纠的政治勇气和善于担当的政
治智慧,有利于维护和谐、维护稳定。
一、事件概述
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当日,访民打砸村委会、
派出所。
9月22日,部分村民组织阻挠、打砸进村维持秩序的民警和警车,6辆警车被砸坏。汕尾派出工作组到陆丰督导,陆丰市、东海镇组成工作
组进村做工作、回应诉求、维持秩序。9月23日,乌坎村内恢复了正常秩序。
11月中旬,在工作组正在调查、解决诉求过程中,少数村民在互联网上贴出《“乌坎村村民临时代表理事会”计划组织村民于11月21日游
行上访,并请中外记者报道》的帖子,致使事件出现反复。
11月21日,又有400名左右的乌坎村民聚集到陆丰市政府门口非正常上访,打出“打倒贪官”“还我耕地”等标语。至11时26分,上访村民
自行离去。当天下午及第二天,在组织者策划下,发生几次数百人在村内聚集活动。
11月24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至11月26日,村里的白布标语、大幅宣传画已自行拆除。事态得到平息。
12月9日,汕尾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陆丰市处置“9?21”事件作情况通报。公安部门已经抓获“9?21”事件中打砸为首分子庄烈
宏、曾昭亮、薛锦波等人,并将继续追捕事件其余犯罪在逃人员,加紧推进取缔非法组织的工作。发布会称“有境外势力对今次事件推波助澜
”。
12月13日,广东省针对“9?21事件犯罪嫌疑人羁押猝死”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积极做好“9?21”犯罪嫌疑人羁押猝死后续工作。
12月20日,由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省工作组进驻汕尾陆丰,调查处置乌坎事件,尽快恢复乌坎法治秩序和社会管理
秩序。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
广东乌坎事件舆情自发生到正面妥善应对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信息实现了由曲解、过度解读到公开透明的过程。
从新闻媒体关注度走势中我们看到,在事件前半期,相对于互动媒体关注度略微爬升的幅度,新闻媒体报道量一直处于零左右。据人民网
舆情监测室监测分析,在前期由于信息真实性无法确定,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程序,仅有少量海外媒体进行了直接报道。相反,在事件处
理后半期,政府的公开应对和表态促进了媒体关注度的突飞猛进,在传播中把握了信息主动权。
在互动传播走势中我们看到,相对于微博的火爆发展,BBS在此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BBS的发帖在事件初期促进了网民
对事件的了解和村民诉求的知晓。在后期,微博发力,推升了该事件的舆情热度。网民在此过程中从半信半疑的质疑开始,后期逐渐走向理性
。
三、舆情应对过程点评
广东乌坎事件,从9月到12月,三个月的时间中出现了多个拐点,应对过程呈现了前松后紧、前缓后急的态势。
在该事件发生期,当地较为敏锐地监测到了该事件的舆情信息,并实时进行群众性工作的安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村民情绪,抑制了负
面舆情的爆发。
但是,事件并没有像正常的上访事件一样就此淡化,该事件在11月中旬再次“恶化”,网络帖文引发的关注再次把公信力打入低谷,在此
过程中出现应对失当、反应缓慢等不足。进入12月,随着“9?21”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党政部门正式从正面积极应对该事;紧接着对在
押人员死亡问题进行了及时、透明的辟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信力。随着12月20日,由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队的该
省工作组进驻汕尾陆丰,调查处置乌坎事件,恢复乌坎法治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工作的展开,该事件逐渐实现了舆情的降温。
对该事件的多次危机应对,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事件前期能较好处理舆情,但是后期未能把握媒体节奏,最后由广东省委主持的正面积
极应对则受到了网民较高的评价。
四、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希望乌坎事件能更透明(35%)
人民网网友:看到网上对此事的议论比较多,我也进行了关注,现在双方各执一词,希望能统一话语场,给民众一个透明的真相。
村民的意愿是合理的(25%)
新华网网友:从土地征收到村务管理,乌坎成为了一个浓缩的中国农村现状,我认为村民的意愿是合理的,即使行为过激,也应该有所原
谅。
应该更少与民争利(18%)
国际在线网友:有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个人的收入会显著提高,但是现在感觉不明显,其核心原因就在于从民间获取得太多。乌
坎就是一个例子,政府在未来应该学会还富于民。
多种矛盾应该妥善解决(12%)
环球网网友:该事件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征地问题,涉及到了土地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掺杂着历史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多
种问题应该统一部署、谨慎应对、妥善解决。
政府存在应对难处(10%)
人民网网友:看到该事件被网民关注,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正是当地政府,政府也表现出诚恳的态度,积极应对、平息事态。所以,我们在
呼吁事件解决的时候,也应该替政府想想办法,政府部门存在着应对的难处。
五、媒体评论摘要
“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
直接诱发乌坎事件的土地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鲜见,这些问题交织着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使“偶然性”冲
突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动因。有利益博弈并不可怕。有了这样的博弈,才能更好地平衡利益、协调关系,让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稳定之中。回
顾近年来的诸多群体性事件,究其实质,大多源于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纾解和满足。这提示我们,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甚至是矛盾冲突,地方
政府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识。一方面,要看到“群众利益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
的政治;另一方面,要扫除面对群众的“对手思维”,真正像中央领导要求的,把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检验干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领
导能力的试金石”。列宁曾说,利益触动每个人的神经。“乌坎转机”告诉我们,要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必须将社会管理摆在更
重要的位置,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据人民网,作者:张铁)
“法律至上”就没有迈不过的“乌坎”
乌坎事件确实经过了一个矛盾长期累积、且未能依法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一些地方,矛盾甚至
还十分尖锐,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也形成了围观的维权民众,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这些新情况,可能
让当事的地方政府面临着没有预料到的压力,甚至在这种压力面前,进退失据。想强调的是,既然承认矛盾存在,首先没必要对此类事件“反
应过激”,继而采取非理性的解决措施,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讲法治”“讲公正”。地方政府“法治至上”,民众自
然也会“理性至上”。因为这些事件的性质并不复杂,民众主要表达的都是利益诉求,并渴望实现公正。回忆此前的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可
以发现相似的处理逻辑,就是只要尊重民意、坚持法治、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复杂的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如今的乌坎事件,
正在按照这样的逻辑在进行,那么事件的圆满处理便值得期待。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其他地方从中应有所借鉴。(据《新京报》,作者:龙树
)
六、舆情点评
事件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地方党政部门在处理此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政治智慧很值得学习与总结。在此次事
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乌坎事件带来的舆论影响远超一般群体性事件,在未来将会对地方舆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乌坎事件由于西方媒体的介入迅速升级为“敏感事件”。在政治化该事件的过程中,乌坎村民敏锐把握了这一危险的趋势,喊出了“拥护
中央”“维护权益”的口号,实现了乌坎事件的“去标签化”。这说明广大民众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已经逐渐趋向理性,开始学会把握舆论的
走向,在此环境下则要求党政部门顺应“市民社会”“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善对民意、顺应民意、润滑矛盾,促进事件的解决。
复杂的环境要求党政部门巧对舆论。乌坎事件作为2011年年底又一重大舆情事件,综合了微博这一新媒体蓬勃发展一年来的种种舆情特点
。在解决群众问题中的一些“常规套路”已经无法面对新形势,无法解决新问题。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应该巧用新闻媒体、打通“两个舆论
场”,在舆情应对过程中保持话语的权威性。
省市两级政府的开明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技巧,让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12月20日,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有关“群众的主要
诉求是理的”“大多数群众的一些过激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党和政府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的讲话极大地加快了乌坎事态平息。12月22
日正是冬至,当天下午朱明国深入陆丰乌坎村,走访看望乌坎村群众。他与村民代表坦诚交流,并走进村里,与村民们共饮功夫茶,代表省工
作组祝愿乌坎村民过个好冬至、过个好元旦、过个好春节,更是让公众看到了事件会得到良好解决的希望。同时,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在有关
会议上对乌坎事件讲话视频完整在网上公布,得到了舆论的好评。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该事件的处理亮点在事发后,广东省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去解决合理诉求,反映了有错即纠的政治勇
气和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有利于维护和谐、维护稳定。可见,在利益日益多元化、群众诉求日益复杂化的时代,社会上出现利益冲突在所难
免,重要的是党政部门对此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清醒的判断。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庞胡瑞)
上一篇: 强奸存疑 何来“正当防卫”.
下一篇: 他的“醉驾”撞上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