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民间金融具有存在的理由,"合法化"命题是一种价值层面对事实的误读,所以应以中性的"民间金融法制化"作为路径选择。这要求国家选择适当的金融价值观确立民间金融的法制化界限。我国应对民间金融采取消极自由的制度取向,对达到规制标准的法律边界内的民间金融予以规制,并确认边界之外民间金融的自由地位。具体而言,只对具有全国性组织形式和规模的民间金融专门立法规制,而对其它民间金融提供其他途径的制度救济。但是,由于我国达到规制标准的民间金融主体尚未确立,当下在确立法制化界限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民间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
关键词(KeyWords): 民间金融;法制化;界限;路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基于民间金融调查反思与重构金融安全制度”(06XGJ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高晋康;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2]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 [3]其观点认为,民间金融,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储蓄互助社、地下钱庄、租赁公司、地下投资公司等。参见黄家骅、谢瑞巧:《台湾民间金融的发展与演变》,载《财贸经济》2003年第3期;参见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载《改革》2004年第3期。
- [4]Prabhu Ghate,Informal Finance Some Findings from Asia,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c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 [5]Montiel and Richard Agenor,Informal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MF&Blackwell Publisher,1994.
- [6]SeeAryeetey,E.1997,“Informal Finance in Africa:Filling the Niche”,AERC/east African Educational Publishers,Nairobi.
- [7]参见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载《改革》2004年第3期。
- [8]Joseph E.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June),1981.
- [9]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白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7页。
- 10参见王广辉:《法律规范的性质与作用》,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6期。
- 11SeeSeibel,Hans Dieter,2000,“Informal Finance:Origins,Evolutionary Trends and Donor Options”,IFAD Rural finance working paper.
- 12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赴德国考察团:《德国合作金融的特点及启示》,载《中国金融》2000年第2期。
- 13金融压制通常是指存在一系列的繁杂的行政控制或税收机制,从而阻碍金融体系正常、健康发展的状况(P.Newman等,1992),这种状况进而使得金融与经济之间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麦金农和肖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参见[美]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页;[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23页;Newman,Peter,Murray Milgate,&John Eatwall,(eds.),1992:The NewPalgrave DictionaryofMoneyand Finance,(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 14SeeSchrader.H,1995,Some Reflections on the Accessibilityof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Quantitative,Comparative Study,Working Pa-per No188,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Bielefeld.15转引自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载《改革》2004年第3期。
- 15转引自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载《改革》2004年第3期。
- 16SeeBesley and levenson,The role ofinform finance in Household Capital Accumulation:evidence from Taiwan,The Economic Journal106(Jan-uary),1996.
- 17Wright,Graham A.N.,2000,Microfinance Systems:Designing Quality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Poor,Dhaka:the University Press Limited.
- 18参见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年第9期,www.boraid.com/download/SoftView1.asp-Sof...6K2006-8-17。
- 19Anders Isaksson,The Importance ofFinance in KenYan manufacturing,the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Working,paper No5,May,www.Unido org.2002.
- 20Joseph E.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June),1981.
- 参见任旭华、周好文:《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载《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 22参见前引18。
- 23参见前引[7]。
- 24参见1997年《刑法》174-176条、192条。
- 25孙大午是河北徐水县知名民营企业大午集团的董事长。大午集团从事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长期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转而采取向亲朋好友、员工甚至向附近村庄的村民打借据的方法募集资金。孙大午于2003年7月被当地警方逮捕,并被指控涉嫌违反了《刑法》第176条的规定,触犯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年10月30日,河北徐水县法院判决孙大午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处罚金10万元。《亿万富豪孙大午被捕事件》、《“草根银行家”孙大午被判刑3年》,分别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7月21日、2003年11月3日。
- 26参见卢晓平:《专题调研报告揭示:部分地区地下金融作用正面》,www.xinhuanet.com,2005-12-31。
- 27参见杨颖:《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思考》,载《求索》2006年第8期。
- 28参见朱振球、唐稚琴、熊峻柯:《民间融资的缺速发展与生存空间:对湖南益阳的调查与思考》,载《武汉金融》2006年第5期。
- 29柏林将古代人的自由称为“积极自由”,而将现代人的自由称为“消极自由”,前者是“去做……的自由”,后者是“免于……的自由”。柏林尤其深入地分析了积极自由,认为这种自由建立在自主(self-mastery)的基础上,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理性的向导,这样的自我必然是“自主的”、“理想的”、“真实的”,它是先验的自我。为了达到这种先验自我用理性来指导自己行动的自由状态,就必须对受本能或欲望支配的经验自我加以严格的纪律,从而自觉地服从普遍的整体,“这个‘整体’于是被看成‘真正的’自我,他将集体的、‘有机的’、独一无二的意志,强加在顽固的‘成员’身上,从而获得他自己的‘更高层次’的自由。”[英]伯林:《两种自由概念》,陈晓林译,载刘军宁、王焱、贺卫方:《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公共论丛》(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2页。
- 30参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页。
- 31R HBork,The Antitrust Paradox:A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New Work,1978.
- 32布莱克法律行为理论认为:法律的运作行为与社会生活是函数关系,法律是社会因素的函数。社会生活是自变量(包括分层、形态、文化、组织和社会控制),法律是因变量。参见[美]唐纳德.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 33参见贺力平:《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
- 34参见前引33。
- 36参见前引12。
- 38参见胡金焱:《世界各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趋势》,www.eco.sdu.edu.cn/nainfo/upload/file/3-2...283K2005-12-5。
- 39Aryeetey,E.1997,Informal Finance in Africa:Filling the Niche,AERC/east African Educational Publishers,Nairobi.
- 40Arnott.Richard and Josephl E.Stiglitz.1991,Moral HazardandNonmarket Institutions:Dysfunctional CrowdingOut orPeerMonitoring-Ameri-can Economic Rewiew81:179-190.
- 41参见[美]唐纳德.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 42参见前引41,第3、14页。
- 43[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 45参见《“只贷不存”式民间金融机构露面四省获准试点小额信贷》,载《深圳特区报》2005年10月21日。
- 46参见王曙光:《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和民间信用阳光化:央行和银监会模式比较》,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6期。
- 47参见管述学、庄宇:《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的路径分析》,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