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环境法的实施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核心议题。在环保"新常态"和推进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应先验地将地方政府视为阻碍环境法实施的消极因素,而是需要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更为细化地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假设—验证"方法,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PX事件的研究表明,环境法的实施情况并不能作为解释PX事件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将厦门PX事件视为"范例"掩盖了其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而对类似事件的合理解决造成阻碍。PX事件治理困境之根源,在于政府权力运作的短期性与随意性。中国环境法实施现状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源于行政权力运作的实践逻辑,是一种"内生困境"而非"外在困境",并不是简单通过加大外部资源投入就能解决,而是要依赖制度性约束条件的转变与改善,其关键环节在于实现政府决策模式从"嵌入"到"善治"的转型。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法实施;绿色发展;PX事件;行政权力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法治的生态转型与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C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陈海嵩;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王灿发:《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汪劲等:《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2页。
- (2)参见孙佑海:《影响环境资源法实施的障碍研究》,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晋海:《论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及其出路》,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 (3)参见周生贤:《主动适应新常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载《中国环境报》2014年12月3日第1版。
- (4)参见吕忠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 (5)参见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的再考察》,载《财经研究》2013年第4期。
- (6)参见陶然等:《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载《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李晟:《地方法治竞争的可能性——关于晋升锦标赛理论的经验反思与法理学分析》,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5期。
- (7)Victor Shih,Christopher Adolph,and Mingxing Liu,Getting Ahead in the Communist Party:Explaining the Advancement of Central Committee Members in China,106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68,187(2012).
- (8)参见孙伟增等:《环保考核、地方官员晋升与环境治理》,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 (9)上官敫铭:《厦门人反PX之战:环保旗帜下的民意胜利》,载《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5日第5版;刘向晖、周丽娜:《历史的鉴证民本导向的典范——厦门PX事件始末》,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48期。
- (10)王锡锌、章永乐:《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 (11)参见龙小农、舒凌云:《自媒体时代舆论聚变的非理性与信息公开滞后性的互构》,载《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冯洁、汪韬:《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载《南方周末》2012年11月29日第D29版。
- (12)参见冯辉:《公共治理中的民粹倾向及其法治出路》,载《法学家》2015年第2期。
- (13)有观察者就提出了困惑:厦门PX事件明明是一个“好的开始”,为何却变成随后各地反PX运动的“经典案例”?参见黄玉浩:《“PX项目”群体过敏症》,载《新京报》2012年12月24日第A16版。
- (14)参见冉永平等:《揭开PX的神秘面纱》,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24日第19版;马龙等:《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载《人民日报》2014年4月6日第4版。
- (15)参见田飞龙:《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技术、管制与民主》,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5年第1期。
- (16)参见陈海嵩:《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6页。
- (17)参见郑玉新:《也谈百度百科PX词条》,载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053-78262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5月6日访问。
- (18)“压力型体制”是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运作机制的理论概括,其强调地方政府的运行是对不同来源发展压力的分解和应对。参见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 (19)参见杨海坤、李兵:《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3期。
- (20)参见陈仪:《对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思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2期。
- (21)参见朱谦:《抗争中的环境信息应及时公开——评厦门PX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环评》,载《法学》2008年第1期。
- (22)[美]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页。
- (23)这里的利益相关方,指除政府和公众外,在PX事件中还涉及到的其他利益主体,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主体、项目涉及的特殊利益群体等。
- (24)参见屈丽丽:《大连PX项目警示企业环评风险》,载《中国经营报》2011年8月22日第A10版。
- (25)学界对这一“补办条款”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参见巩固:《“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析》,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
- (26)参见陈晓:《宁波人的抗议:以PX的名义》,载《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45期。
- (27)参见钟坚:《宁波镇海反PX事件始末》,载《凤凰周刊》2012年第32期。
- (28)参见前引(21),朱谦文。
- (29)参见前引(21),朱谦文。
- (30)参见李菁:《大连福佳PX项目命运记》,载《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5期。
- (31)参见陈海嵩:《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
- (32)在昆明PX事件中,环评报告书全本、附件和环保部批复均向社会公开,与当时环保部门的要求(公开环评报告简本)相比是一个明显进步。
- (33)在事件前期,厦门市政府在信息传播上加以控制;在事件后期规划环评阶段的信息公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网络投票平台的“突然消失”。参见毕书之:《从厦门PX项目投票网页关闭审视公众表达的困境》,载《燕赵都市报》2007年12月12日第5版。
- (34)参见前引(27),钟坚文。
- (35)对此问题的分析,参见前引(31),陈海嵩文。
- (36)例如,在昆明PX事件中,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是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寄托着改变云南油荒的梦想。参见彭利国、龚君楠:《PX国家公关》,载《南方周末》2013年7月25日第D21版。
- (37)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各种模式的分析,参见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 (38)参见翁士洪、顾丽梅:《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载《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8期。
- (39)如厦门海沧PX项目停建后,腾龙芳烃公司遭受经济损失,进而采取各种形式、各级层面的维权。参见薛子进:《维权之路有多长》,载《法人》2008年第6期。
- (40)参见薛子进:《谁要赶走PX项目》,载《法人》2008年第6期。
- (41)例如,有观点认为参加座谈会的公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代表”,而“基本是利益相关方”。参见曾繁旭、蒋志高:《厦门市民与PX的PK战》,载《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1期。
- (42)参见前引(27),钟坚文。
- (43)参见前引(10),王锡锌、章永乐文;罗依平、覃事顺:《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的决策机制构建——厦门PX事件引发的思考》,载《科学决策》2009年第7期。
- (44)参见周志家:《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载《社会》2011年第1期。
- (45)相关调查情况及分析,参见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载《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 (46)2007年6月7日,厦门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五、六年前海沧区审批的一些房地产项目是不够慎重的,和原来规划没有很好衔接起来,不够协调。参见前引(39),薛子进文。
- (47)参见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载《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 (48)前引(22),[美]弗里曼书,第42页。
- (49)此处观点受到匿名审稿人意见的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 (50)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4页。
- (51)基于道德判断的辩论与沟通,往往并不会消除分歧达成共识;“道德辩论只是加深分歧,而不是沟通分歧”。参见[美]波斯纳:《道德与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 (52)参见金自宁:《跨越专业门槛的风险交流与公众参与》,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1期。
- (53)例如在茂名PX事件中,当地政府在学习外地“经验”后所采取的“签订承诺书”等措施引发公众的强烈抵触。参见周清树:《茂名PX事件前的31天》,载《新京报》2014年4月5日第A16版。
- (54)参见陈佛保、郝前进:《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做法》,载《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
- (55)相关问题的详细论证,参见陈颀、吴毅:《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载《社会》2014年第1期。
- (56)参见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