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错判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和蛰伏性,错判的认知具有模糊性和对抗性,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的错判证明标准的实例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认定错判的时候都不适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而且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都低于认定有罪的证明标准。我们应该重新阐释中国刑事诉讼中错判的证明标准,而且应区分启动再审的证明标准、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和决定国家赔偿的证明标准。
关键词(KeyWords): 错案;刑事错判;证明标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0年重点标志性研究课题“司法审判中科学证据的采信标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何家弘;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参见刘品新主编:《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 ②参见于大水:《论错案追究制中错案标准的界定》,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12期;陈学权:《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王晓霞:《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龚佳禾:《“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5期。
- ③参见何家弘:《从应然到实然——证据法学探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160页。
- ④参见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6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 ⑤周楞伽:《清末四大奇案》,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257页。
- ⑥参见[前苏联]拉·别尔金:《刑事侦查学随笔》,李瑞勤译,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157页。
- ⑦前引⑥,拉·别尔金书,第9-15页。
- ⑧参见何家弘:《从相似到同一——犯罪侦查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6页。
- ⑨这个会议的正式名称是“2011年无辜者协作网研讨会——错判的国际探索”(2011Innocence Network Conference:an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of Wrongful Conviction)。
- 10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无辜者行动网站:http://www.innocenceproject.org。
- 11前引①,刘品新书,第364-367页。
- 12这一数据来源于美国Donklephant网站上2011年6月28日发表的文章“Not Guilty:Wrongful Conviction In The US”(By gregvoakes)。
- 13美国司法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以4年为间隔的有罪判决估算数据是:1990年829340人;1994年872220人,1998年927720人;2002年1051000人;2006年1132290人。这五年的平均数是962514人。(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December2009,NCJ226846)
- 14扎尔曼教授后来发给我一篇论文,是他于2010年12月完成的,题目是《量化估算错判发生率——一篇后记》(Qualitatively Estimatingthe Incidence of Wrongful Convictions—A Postscript)。我根据他那篇文章中的内容核实了他讲的这些数据。
- 15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网站:Northwestern Law,the Center on Wrongful Convictions。
- 16参见何家弘:《扭曲的灵魂——外国犯罪实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192页。
- 17刑事案件复查委员会是根据英国国会于1995年通过的《刑事上诉法》设立的,于1997年正式开始工作。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民间,但经费来自政府。该委员会现有80多名工作人员,包括律师、记者、会计师等,其中有9名专员。每个案件的复查由三名专员组成复查组,一人任主席,听取各方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然后决定是否把案件提交上诉法院再审。笔者在美国参加关于刑事错判的国际研讨会期间,结识了英国刑事案件复查委员会的约翰·威登专员,而他正是杰里米案复查小组的主席。
- 18以上内容来源于英国的《卫报》、《电讯报》、BBC广播公司等新闻媒体的报道。
- 19参见何家弘编:《法律英语——美国法律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41页。
- 20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哥伦布电讯报》(The Columbus Dispatch)2008年1月31日第3版上发表的背景资料“俄亥俄州的DNA请求”(Ohio DNA requests)。
- 21参见赵凌:《真凶有义,检法无情——聂树彬沉冤难雪!》,载《南方周末》2007年11月2日。
- 22参见赵凌:《“聂树斌案”翻案渺茫》,载《南方周末》2009年11月11日。
- 23参见周喜丰:《王书金:一个病态狂魔》,载《潇湘晨报》2005年3月27日。
- 24参见新华网2007年2月14日发表的文章《小伙因奸杀案被枪决,10年后真凶坦白要偿命》。
- 25高德赛教授是“俄亥俄无辜者行动”(Ohio Innocence Project)中心的主任。2010年2月,他邀请笔者到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讲学。其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这段文字是他于2010年7月发给我的电子邮件,原文如下:The standard varies state by state,but it is usuallywhether the new evidence(like a new DNA test result)raises reasonable doubt.So far from requiring strong proof of innocence,it only re-quires that the inmate develop new evidence that now raises reasonable doubt that didnt exist before.That is the stated standard in the law.Inreality,judges bend the facts to make it much tougher due to political realities.Even with evidence that raises reasonable doubt,if it doesntprove the inmate innocent by a 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more than50%chance innocent),the judge will just say,“This doesnt raisereasonable doubt”when it clearly does so,the stated standard is different than reality.However,if an inmate wins,all it means is that he getsa new trial.If the evidence of innocence is strong(like a conclusive DNA test),the prosecutor will drop the charges and not retry him,resul-ting in an exoneration.But if it is medium strength,the prosecutor may try the person to a jury a second time.If he is acquitted,then he is ex-onerated.If he is convicted a second time,then he is not exonerated.
- 28本案情况来源于美国《哥伦布电讯报》(The Columbus Dispatch)2008年8月12日发表的一组文章,标题为“哈罗自由”(Hello free-dom)。
- 29本案来源于美国“无辜者行动”(Innocence Project)网站的“知案”(Know the Cases)栏目。
- 30Thompson S.G.“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Reconsidering uncorroborated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testimony,”UC Davis Law Review,41:1487-545(2008).
- 31这一统计数字来源于美国“无辜者行动”网站的“目击证人辨认改革”(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Reform)栏目。
- 33参见前引15。
- 34本案资料来源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斯普林菲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Springfield)的网站。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网站上也有关于该案的简要介绍。
- 35俄亥俄州法律要求政府为每个冤屈者的每个服刑年赔偿44204美元,罗伯特服刑17年就可以得到大约796000美元的赔偿。此外,他还有权获得工资损失、律师费和其他费用的赔偿。据报道,俄亥俄州从1984年至2008年,一共向35位冤屈者支付了1220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获得赔偿金额最高的是提摩西·霍华德和加利·詹姆斯。他们在1976年发生在贝克斯雷的一起银行抢劫杀人案中被判有罪,错误监禁26年之后于2003年被宣告无罪释放。提摩西获得了250万美元的赔偿;加利获得了150万美元的赔偿。见美国《哥伦布电讯报》2008年8月12日A4页上的文章:《囚犯》(Inmate)。
- 37参见麦高伟等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464-467页。
- 38参见前引37,麦高伟书,第459-461页。
- 40BBC新闻2007年2月15日的报道:《杀人罪判决被裁定不安全》(Murder convictions ruled unsafe)。
- 41参见英国《联合新闻报》2011年5月11日的报道:《联合王国法院确立关于错判赔偿的新标准》(“UK court sets new standard on com-pensation for wrongful convictions”,The Associated Press-May11,2011.),以及《爱尔兰时报》2011年5月12日的报道:《两名因杀人罪而被监禁的人可以寻求赔偿》(“Tow men jailed for murder can seek compensation”,The Irish Times-May12,2011)。
- 42参见《英国广播公司新闻》2011年5月11日的报道:《最高法院允许司法错判的上诉》(“Supreme Court allows miscarriage of justice ap-peals”,BBC NEWS-May11,2011.)。
- 43前引42。
- 45参见周遵友:《德国是如何纠正错判的?》,载《证据学论坛》第16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40-269页。
- 46参见何家弘:《血之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0-363页。
-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款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属于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