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刑法绝对排斥对正当行为的处罚;评价行为正当与否,应当以行为功利主义为原则,因而应当采取结果无价值论;在两种法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法益的衡量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即使违反了某种规则,但只要保护了更为优越或者同等的法益,就应成为正当化事由;行为正当与否与行为人应否受谴责不是同一个问题,因此,刑法理论必须严格区分违法与有责。
关键词(KeyWords): 行为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明楷;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德]许迺曼:《区分不法与罪责的功能》,彭文茂译,许玉秀、陈志辉编:《不移不惑献身法与正义——许迺曼教授刑事法论文选辑》,台北春风和煦学术基金2006年版,第416页。
- [2][日]井田良:《刑法总论の理论构造》,成文堂2005年版,第1页。
- [3][澳]斯马特、威廉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牟文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4][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李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 [5][美]弗兰克纳:《伦理学》,关键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1页。
- [6][美]布拉德·胡克:《规则后果主义》,休·拉福莱特主编:《伦理学理论》,龚祥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 [7][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有斐阁2008年第4版,第368页。
- [8]参见前引[2],第15页。
- [9]人们之所以认为偶然防卫并不正当,一是重视偶然防卫者的主观故意;二是没有重视无辜者的利益;三是重视了自己的直觉。然而,一方面,这是忽视刑法的法益保护目的,由道德观念左右刑法理念的表现;另一方面,“直觉可能是历史成见和偏见的错误产物”,参见[美]唐纳德·帕尔玛:《为什么做个好人很难?》,黄少婷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 [美]詹姆斯、雷切斯特,斯图亚特、雷切斯特第5版修订:《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 牛京辉:《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 龚群:《论斯马特的行为功利主义》,载《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第61页。
- 吴映平:《黑尔之功利主义观述评》,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71页。
-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4页。
- [15]前引[14],第542页。
- [16]前引[11],第202页。
- [日]井田良:《变革の时代における理论刑法学》,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7年版,第119页。
- 参见[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堂2010年第2版,258页。
- [日]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7年第2版,第226页。
- [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 参见国家林业局2003年3月3日《关于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火烧枯死木”行为定性的复函》。
- [22]前引[5],第53页。
- [23]前引[6],第223页。
- [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程立昱、刘建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2页。
- [25]前引[13],第170页。
- [26]前引[13],第170-171页。
- [27]参见前引[11],第199页。
- [28]前引[6],第219页。
- 张传有:《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 [30]前引[6],第219页。
- [31]前引[2],第3页。
- [32]参见前引[18],第131-132页。
- 刘明祥:《论紧急避险的性质》,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 参见[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II》,有斐阁1975年版,第229页。
- [美]彼德·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 [36]前引[18],第142页。
- [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 [澳]斯马特:《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万俊人主编:《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320页。
- [39]前引[14],第544-545页。
- [40]前引[10],第104-105页。
- [41]前引[10],第112页。
- [42]前引[3],第68-69页。
- [43]参见前引[12],第63页。
- [美]丹尼尔·豪斯曼、迈克尔·麦克弗森:《经济分析、道德哲学与公共政策》,纪如曼、高红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36页。
- [45]前引[10],第110页。
- [英]朱利安·巴吉尼:《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张容南、杨志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0页。
- 王钢:《出于营救目的的酷刑与正当防卫》,载《清华法学》2010年第2期。
- [49]前引[4],第192页。
- [美]唐纳德·帕尔玛:《西方哲学导论》,杨洋、曹洪祥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 转引自孙伟平:《赫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述评》,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 [52]前引[18],第144页。
- 关于其他情形,参见黎宏:《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
- [54]前引[18],第144页。
- [美]劳伦斯·索伦:《法理词汇》,王凌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页。
- [56]前引[50],第285页。
- [英]马丁·科恩:《哲学野史》,邱炳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 [59]前引[6],第230页。
- [60]参见前引[13],第172页。
- 参见[美]弗雷:《行动功利主义》;休·拉福莱特主编:《伦理学理论》,龚祥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