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量刑建议源于起诉权中的量刑请求权,它具有启动量刑程序、制约量刑裁判、明确证明责任、预设监督标尺的效力,对于提高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强化对量刑裁判的制约监督,提高公诉质量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对域外量刑建议制度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量刑建议制度作了设计,并对量刑建议对诉讼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作了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量刑建议;司法改革;量刑公正;诉讼制度完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朱孝清;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2]陈瑞华:《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 [4][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晶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 [5][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 [6]参见陈岚:《西方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及其比较》,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
- [7]参见庞良程:《量刑建议制度可行性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0卷,第114页。
- [8][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载《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 [9]参见杨兴培、王寨华:《论刑事诉讼中公诉机关的量刑请求》,载《法学》1999年第1期。
- 10参见曹振海、宋敏:《量刑建议制度应当缓行》,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0卷第122页。
- 11参见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30页。
- 12前引[6],陈岚文。
- 13前引10,曹振海、宋敏文。
- 14前引10,曹振海、宋敏文。
- 15参见冀祥德:《构建中国的量刑建议制度》,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 16前引[6],陈岚文。
- 17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 18参见陈瑞华:《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关系模式》,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4期;前引[6],陈岚文。
- 19龙宗智:《检察官庭审活动比较研究》,载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 20转引自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 21参见[美]约翰.杰克比:《美国检察官研究》,美国马萨诸塞州希思公司1980年版,第124页。
- 22参见徐清:《小议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载《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
- 23参见王跃凤:《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
- 24参见王顺安、徐明明:《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及其操作》,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 25转引自樊崇义、杜邈:《检察量刑建议程序之构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 26参见王军、吕卫华:《关于量刑建议的若干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 27徐汉明、胡光阳:《我国建立量刑建议的基本构想》,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 28宋英辉语,转引自张敬博:《量刑纳入庭审程序后检察机关如何推行量刑建议制度》,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7期。
- 29前引26,王军、吕卫华文。
- 30前引15,冀祥德文。
- 31汪建成观点,参见《专家学者纵谈量刑建议制度》,载《检察日报》2008年4月3日第3版。
- 32参见张金锁:《量刑建议应当全面推行》,载《检察日报》2008年4月3日第3版。
- 33前引26,王军、吕卫华文。
- 34参见秦奕明:《量刑建议存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载《法治快报》2008年5月6日第5版。
- 35[美]约翰.郎拜因:《比较刑事诉讼:德国》,美国明尼苏达西方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68页。
- 37参见陈卫东:《量刑程序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载《法制资讯》2009年第5期;前引[2],陈瑞华文。
- 38前引[2],陈瑞华文。
- 39前引28,张敬博文。
- 40前引[2],陈瑞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