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中华法制文明是中华民族摆脱野蛮、走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法制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极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理性与伟大的创造精神。与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相比较,中华法制文明的起源虽不为最早,但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的途径与传统,使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与典型性。中华法制文明对周边国家立法建制影响的时间之长、内容之深广,均为世界所少见。
关键词(KeyWords): 法制文明;传统;转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晋藩;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尚书·吕刑》。
- [2]《竹书纪年》。
- [3]《左传·昭公十四年》。
- [4]程树德:《九朝律考》。
- [5]《尚书·汤誓》。
- [6]《诗经·商颂·玄鸟》。
- [7]《汉书·艺文志》。
- [8]《诗经·大雅·文王》。
- [9]《尚书·君奭》。
- 10《尚书·康诰》。
- 11《尚书·酒浩》。
- 12《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 13《左传·昭公十八年》。
- 14《论语·述而》。
- 15《论语·雍也》。
- 16《论语·先进》。
- 17《弘明集》卷一,《何尚之答宋帝赞扬佛教事》。
- 18《旧唐书·武宗本纪》卷十八。
- 19参见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 20故宫博物院编:《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转引自谢选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有关宗教、科学、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析》,载《圣经新语·下编》,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年版。
- 21《尚书·召诰》。
- 22《礼记·表记》。
- 23前引[8]。
- 24前引11。
- 25《尚书·泰誓》。
- 26前引12。
- 27《孝经·圣治》。
- 28《孟子·离娄上》。
- 29《正蒙·诚明》。
- 30《汉书·董仲舒传》。
- 31《周书·刑法志》。
- 32《论语·为政》。
- 33《新唐书·刑法志》。
- 34《魏书·高祖纪》。
- 35《隋书·刑法志》。
- 36《礼记·曲礼上》。
- 37《汉书·惠帝纪》。
- 38《汉书·平帝纪》。
- 39《唐律疏议·名例》,“老小及疾有犯”。
- 40前引39。
- 41《唐律疏议·断狱》,“夫人怀孕犯死罪”。
- 42《左传·昭公二十年》。
- 43《尚书·立政》。
- 44《管子·七法》。
- 45《论语·子路》。
- 46前引42。
- 47《汉书·董仲舒传》。
- 48《论语·颜渊》。
- 49《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50《史记·五帝本纪》。
- 51《史记·周本纪》。
- 52《贞观政要》卷一。
- 53《贞观政要》卷六。
- 54《贞观政要》卷一。
- 55《周易·系辞下》。
- 56《二程集·遗书》。
- 57《正蒙·诚明》。
- 58《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 59《管子·明法》。
- 60《商君书·君臣》。
- 61《邓析子·转辞》。
- 62《韩非子·心度》。
- 63《韩非子·有度》。
- 64前引63。
- 65《晋书·刑法志》。
- 66《周书》卷七《宣帝纪》。
- 67《隋书·刑法志》。
- 68《唐律疏议·断狱》。
- 69《礼记·乐记》。
- 70前引69。
- 71前引69。
- 72前引69。
- 73《大戴礼·礼察篇》。
- 74《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宠传》。
- 75《礼记·哀公问》。
- 76《上清帝第一书》,载《康有为政论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