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公司瑕疵设立是公司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格规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公司法人格之维持、公司法人格之否认与公司法人格之扩张。我国公司法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完备的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调控机制。公司法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格规制,应当遵循“原则维持、尽量补正、例外否认”的立法原则。
关键词(KeyWords): 公司瑕疵设立;人格之维持;人格之否认;人格之扩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房绍坤,王洪平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Robert W.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 Group 1996, 4th.Ed.,pp.1-2.
- ② 参见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页。
- ① 参见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 ② Companies Act 1985,s.13(7) .
- ③ Peel's Case(1867) L.R.2Ch.674.
- ④ See Jubilee Cotton Mills Ltd v. Lewis[1924] AC958.
- ⑤ See MBCA(1984) §2. 03(a).
- ⑥ See MBCA(1984) §2. 03(b).
- ⑦ Robert W. Hamil(?)on, The Law af Corporations, West Croup 1996, 4th.Ed.,pp.93-94.
- ⑧ See Cotman v.Brougham UK(1918) AC514.
- ⑨ 参见王泰铨:《欧洲事业法(一)--欧洲公司企业组织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80页。
- ⑩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8页。
- (11) 同① ,第431页。
- (12) 参见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公司法面临的转变》,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① 参见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篇),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26页。
- ② 我国有其他学者也持同样观点。参见周芬棉:《公司设立瑕疵制度研究》,载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72页;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 ③ 参见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 ④ 参见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 ⑤ 参见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 ① See Harris v. Stephens Wholesale Bldg. Supply Co.,54Ala.App.405,309So.2d115,117-18(Ala.Civ.App. 1975) .
- ② 国有学者将美国普通法上的“de jure corporation”归入“不完全的公司”,这实际上是对“de jure corporation”的误解。参见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因为“de jure corporation”既可能是“完全的公司”,也可能是“不完全的公司”,但二者都被法律推定为“完好的公司”。
- ③ Robertson v.Levy, 197A.2d 443,445(D.C.1964) .
- ④ See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 Group 1996, 4th.Ed.,p.93.
- ⑤ see Barber, Incorporation Risks: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and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n California, 12 PAC.L.J.829,833(1981) .
- ⑥ See West's California Corporations Code §109. Quoted form California Corporations Code-1988 Compact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 ,p.5.
- ⑦ 参见[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 ① 《日本商法典》第97条规定:“……但在此情形下,要在总公司所在地两周内、分公司所在地三周内办理存续登记。”
- ② 参见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但根据《韩国商法典》规定,公司人格存续机制仅适用于两合公司。两合公司以与无限公司同样的原因而解散,但由于两合公司是无限责任社员和有限责任社员的二元性组织,任何一方社员全体退社时,当然解散(第285条1款)。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全体残存的无限责任社员或有限责任社员的同意,加入新的有限责任社员或无限责任社员。继续公司(第285条2款)。而且,有限责任社员全部退社时,以无限责任社员全体的同意,将其组织变更为无限公司,并可以继续公司(第286条2款)。参见[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147页。
- ③ 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页。
- ④ 《德国民法典》第737条规定了合伙人的开除:“合伙合同中规定,在一名合伙人终止时,合伙应在其他合伙人之间继续存在的,对于在其人身上发生使其他合伙人有权依第723条第1项第2款终止的事由的合伙人,可以从合伙中开除。开除权为其他合伙人共同享有。开除以向应被开除的合伙人作出意思表示的方式进行。”《德国商法典》第140条规定了公司股东的开除:“(1) 在一名股东的人身发生依第133条为其他股东设定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的事由的,以其他股东进行申请为限,法院可以不命令解散而宣布将该名股东开除出公司。开除后只存留一名股东的,不妨碍提起开除之诉。(2) 公司和被开除的股东之间的财产分割,依公司在提起开除之诉时的财产状况确定。”该规定是德国法上无限公司人格存续机制的法律依据。
- ⑤ 因具有某一重大事由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开除出公司,在德国已有判例。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页。
- ① 我国《公司法》上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究其实质是一人公司。我国立法上承认的一人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外资企业法》规定的外商独资公司,《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通过转资而成的一人公司。我国现行公司(企业)立法禁止私人(或集体)投资主体投资设立一人公司。
- ②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在Morrissey v.Comm’r一案的判决中总结了公司的四大特征,即有限责任、无限生命、利益自由交换和集中管理。See Morrissey v.Conga’r,296 U.S.344,357-60(1935) .
- ③ 参见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5-66页。
- ① 与“公司法人格否认”一语相对应的英文是“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entity)”,对此的直译为“公司法人格无视”。我国学者在翻译时将“无视”直接转换为“否认”,这一转换改变了这一术语本来的含义,是不准确的。
- ② 参见[日]森淳二郎、吉本健一:《公司法》,有斐阁1992年版,第41页。
- ③ 参见1935年11月16日日本最高法院民事判决,载《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1935年第24号,第19页。
- ④ 参见《法国商事公司法》第六章第三节“无效”的规定(第360-370条)。
- ⑤ 参见沈贵明:《公司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周芬棉:《公司设立瑕疵制度研究》,载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 ① 参见[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 ② 参见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 ③ 参见刘俊海译:《欧盟公司法指令全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页。
- ④ 参见吴建赋:《现代日本商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 ⑤ See R v.Registar of Companies[1991] BCLC 476.
- ⑥ 参见[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 ① 参见《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65条第1款、《澳门商法典》第191条第1款。
- ② 当公司债权人基于特定交易关系提起公司设立无效之诉时,往往涉及对公司股东赔偿责任的直接追索,因此股东与公司应为共同被告。
- ③ 参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75条(1) ,《德国股份法》第275条(1) ;《日本国商法》第141、 147、 428条,《日本有限公司法》第75条(1) ;《韩国商法》第184、 252、 269、 328条。
- ④ 参见[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 ⑤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97页。
- ① 沈贵明:《公司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82-183页。
- ② 但我国现行法上不存在瑕疵设立公司法人格的扩张机制,于公司设立失败情形,由发起人对公司设立所生的一切债务和费用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第97条规定)。有关公司设立失败的法律效果分析,参见崔勤之:《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失败的法律后果》,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3期。
- ③ Robertson v.Levy, 197A.2d 443,d45(D.C.1964) .
- ④ L. Friedman, 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 166-7(1973) .
- ⑤ De facto incorporation法理与corporation by estoppel法理二者并称为“瑕疵设立”(defective incorporation)法理。在美国法上,公司的分类除以上两种之外,还有与这二种相对应的第三种即是de jure corporation。
- ① Comment,De Facto Incorporation and Estoppel to Deny Corporate Existence in Louisiana,37LA.L.Rev. 1121,1122(1977) .
- ② 参见孔祥俊:《公司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 ③ See Society Peron v. Cleveland, 3 N.E. 357, 360(Ohio 1885) .
- ④ See Methodist Episcopal Union Church v. Pickett, 19 N.Y.482(1859) .
- ⑤ 若一个公司的设立依据是一部违宪的法律(unconstitutional law),则事实公司不存在。See Brandenstein v.Hoke(1894) 101 Cal.131,35 Pac.562. Also see The Status of a Private Corporation Orgamzed under an Unconstitutional Statute.California Law Renew,Volume XVII,May1929,Num4.
- ⑥ 对是否已尽诚信努力采客观判断标准,即至少有对公司制定法要求的“相当符合”(colorable compliance with the statutory requirements)。See Mokelumne Hill Canal Co.v.Woodbury(1859) 14 Cal.424,73 Am.Dec,658.
- ⑦ 但法律并不要求使用者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持续地行使公司特权,反言之,一次性的行使足可构成。See Reclamation District No.765 v.McPhee(1910) 13 Cal.App.382,109 Pac.1106.
- ⑧ See Frey, Legal Analysis and the "De Facto" Dectrine, 100U.PA.L.REV. 1153(1952) .
- ⑨ See Wayne N: Bradley, An Empirical Study of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39 Fanory L.J. 523, Spring, 1990.
- ① See Norwood P. Beveridge, Corporate Puzzles: Being a True and Complet Explanatin of De Facto Corporations and Corporations by Estoppel,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ttempted Abolition, and Eventual Rehabilitation.22 Okla. City U. L. Rev.935. Fall, 1997.
- ② See J.L. Levinsohn, Liability to Third Persons of Associates in Defectively Incorporated Association, 13 Michigan Law Review, 271.
- ③ See Society Peron v. Cleveland, 3 N.E. 357, 360(Ohio 1885) .
- ④ See Weill and Co. v. Crittenden (1903) 139 Cal. 488,73 Pac. 238.
- ⑤ See Timberline Equipment Co. v. Davenport, 267 Or. 64,514 P.2d 1109, 1111(1973) .
- ⑥ See Ballantine, Manual of Corporation Law and Practice §§28-30(1930) .
- ⑦ See Comment, Estoppel to Deny Corporate Existence, 31 TENN. L. REV. 336(1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