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立法虽然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但由于其理论基础没有得到全面的揭示,致使刑事诉讼理论、立法和实践中的被害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文章从尊严价值理论、报应观念和救济原理三方面揭示了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理论基础。认为被害人所持的报应观念是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工具性理论基础;而尊严价值理论为被害人享有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提供了根据,它从终极人文关怀的角度解释了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理论基础;救济原理则揭示了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特殊性,是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独特根据。
关键词(KeyWords): 被害人;当事人地位;尊严价值理论;报应观念;救济原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正万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参见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 ①参见程荣斌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 ②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 ③参见杨连峰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 ④ 参见刘万奇:《刑事被害人论纲》,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第20页。
- ①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14页。
-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第340页。转引自注①第314页。
- ③笔者这样认识是基于卢梭的考察。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 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 合法。参见[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5页。
- ④Meir Dan-Cohen, Basic Values and the Victim's State of Mind in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88, No.3, 2000. pp.770.
- ⑤I.Kant, The Moral Law, (1785), tr. And ed. H.J.Paton,3rded. London. 1956,pp. 120-121.
- ①[日]真田芳宪:《人的尊严与人权》,载《外国法译评》1993年第2期,第84页。
- ①参见[日]奥村正雄:《英国刑事程序中被害人的保护》,载《刑法杂志》第29卷第2号。
- ②这里的报应观念与作为刑罚根据的报应观念不完全相同,它是笔者从被害人角度对侵害人进行惩罚的根据的概 括。其演变历程受邱兴隆博士关于制度性报应观念理论概括的启发。参见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 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 ①参见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24页。
- ②参见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惩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9-26页。
- ③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83页。
- ④一般认为,制度性报应观念的根据因历史阶段不同而不同,依时间顺序来看,有神意、道义和法律。参见邱兴隆: 《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6-39页;陈兴良:《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 社1998年1月版,第124-162页。
- ①弗洛姆:《人的破坏性剖析》,载《弗洛姆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563页。
- ②参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刘福堂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 ③参见张爱卿:《动机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44页,
- ④参见[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第2版,第128-129页。
- ①参见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群众出版社1988年7月版,第61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0页。
- ② 参见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杜1999年1月版,第197-198页。
- ③[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12卷,第485页。
- ②参见陈朴生:《刑事诉讼实务》,台湾海天印刷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340页。
- ①[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