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宏观调控是国家权力与市场运行规则契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当代市场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宏观调控法的基本范畴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理论基础。本文选取了宏观调控法的内涵、本质特征、立法价值和立法基本原则几个基本范畴,在承继学界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人们观念上的一些误解和偏差,进行了法理分析,提出了“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宏观调控法理论‘法治化’”的主张,并对其实现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KeyWords): 宏观调控法;法律本质;立法价值;立法原则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昌麒,胡光志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刘剑文、杨君佐:《关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问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4期。
- ②吕荣华主编:《宏观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7页注释。
- ③参见汤在新、吴超林:《宏观调控:理论基础与政策分析》,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2页。
- ④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27页。
- ⑤同④,第326页。
- ⑥吕荣华主绵:《宏观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4页。
- ①如货币学派、合理预期学派、西德新自由主义等都对凯恩思主义提出了批判,然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实践,却仍然是以凯恩思主义为基本理论指导,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反对派或修正派的一些经济学思 想而已。
- ②王全兴、管斌:《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载《宏观经济调控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编, 2001年1月,第26页。
- ③有关宪法中宏观调控规定的论述,详见杨紫煊:《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兼论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法律 体系》,载《宏观经济调控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编,2001年1月,第18-26页。
- ④参见王健:《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造论》,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
- ①在论述宏观调控法的过程中,有人使用“性质”,有人使用“特征”、“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等来表述宏观调控法 的本质,本文所称的“宏观调控法的本质”指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属性,同时可以涵盖前述表述方法。
- ②[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 ③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57-60页。
- ④同②,第60页。
- ⑤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323页。
- ①单飞跃、袁玲、肖洪泳:《第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载《法商研究》1999第1期。
- ②彭启先:《论宏观调控的法制化》,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 ①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26页。
- ②参见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修订版,第382页。
- ①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10页。
- ②刘文华、丁亮华:《公共物品、市场自由与宏观调控》,载《宏观经济调控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 编,2001年1月,第7页。
- ①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 ②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8页。
- ③参见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 ④吕忠梅、陈虹:《论经济法的工具价值与目的性价值》,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6期。
- ⑤参见单飞跃:《经济法的价值范畴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l期。
- ⑥参见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 ⑦参见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5-16章。
- ⑧同④。
- ⑨同⑤。
- ①参见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10-13页。
- ②卢炯星主绢:《宏观经济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51页。
- ③参见王守渝、弓孟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9页。
- ④参见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 ⑤参见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 ⑥同②,第53-55页。
- ⑦参见王全兴、管斌:《宏观调拄法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载《宏观经济调控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 会编,2001年1月,第29-31页。
- ①参见牛晓艳:《宏观调控法的几个理论问题》,载《宏观经济调控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编, 2001年1月,第77-82页。
- ②参见王守渝、弓盂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9页。
- ③参见李力:《宏观调控领域中的国家、国家权力及其构造》,载《宏观经济法制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 会编,2001年1月,第133-139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 ②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 ③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页。
- ④刘剑文、杨君佐:《关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问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4期。
- ⑤同④。
- ①参见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修订版,第378-381页。
- ②同①,第381-387页。
- ③王先林;《试论宏观调控与法制》,载《法学杂志》1995年第3期。
- ④周永坤:《宏观调控法治化论纲》,载《法学》1995年第10期。该文认为“宏观调控法治化”包括三层含义:(l)调控手 段的法律化,即排除法律以外的手段;(2)调控行为必须遵守法律;(3)调控立法的合理化。对宏观调控应遵循的 “法治原则”,该文罗列了五个原则:辅助性原则、社会利益原则、财产原则、开放性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和合理性 原则。
- ①杨紫煊:《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兼论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载《宏观经济法制文集》,北京市 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编,2001年1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