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人类思想探索的恒久主题之一。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回顾了公平与效率之争在西方的演变过程,指出我们通常赋予公平的四种不同含义及其与效率的关系。结合公平与效率之争,作者探讨了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三种不同的分配模式及其更替的经济根源,提出在市场制度下分配制度上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就应实行“按资分配”制度并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分析了在以效率作为整个社会价值趋向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法理学走出困境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强世功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美」庞德《法律史解释》,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 ① 参见王锐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载《光明日报》1993年3月8日)一文和刘洞葵的争鸣文章《也谈公平与效率》(载《哲学研究》1993年7期)以及王锐生的答复文章《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史观审视》(载《哲学研究》1993年9期。
- ②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2-253页。
- ① [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 ② 参见[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 ① 详见忠东《平等与效率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58页。
- ② 樊纲《渐进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 ① 参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58页。
- ② “形式理性法”是指一套明晰的可预测、可操作的符合程序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来的。韦伯认为“形式理性法”和“可计算的制度”(如会计制度)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备条件。
- ③ 参见徐国栋《公平与价格--价值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6期。
- ④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6页。
- ⑤ 谷书堂《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载于光远主编《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论改革》,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 ① 马歇尔专门讨论了“资源”或“财货”(goods)一词,大大拓宽了商品的范围。参见其《经济学原理》(下)商务印书馆。
- ②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 ③ 二战后,英国工党执政,大量推行福利政策,使英国经济一厥不振,日渐衰败,形成有名的“英国病”。直到撒切尔夫人执政,才摈弃福利经济,经济才有所回升。
- ①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 ② 参见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③ 参见[美]瑟罗《公平、效率、社会公正和再分配》,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编《危机中的福利国家》,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 ① 比较法学者梁治平在中西法文化比较中特别注重西方法律的权利、正义等价值,并对西方自然法做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强调法律与终极关怀的联系(见其译著《法律与宗教》序,三联书店1991年版)。后来他对西方的法律实证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并着手清理中国的法律实证主义。参见其论文《法不等于法律》(《读书》,1993年8期)和《法律实证主义在中国》(《以中国文化》1993年8期)。另外,季卫东先生对法律程序特别关注,将其看作是法治的基础,在这方面的论述颇多,参见其较有影响的长篇论文《程序比较论》(《比较法研究》1993年2月)。
- ③ 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