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各位代表:
大家好!去年8月,我们在昆明召开了法学期刊研究会年会。一年过去了。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百年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袭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的决定性胜利!我们遭遇了美国50年来罕见的极限施压和经济贸易围歼,我们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美博弈的主动权,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过去的一年,对于中国法治和中国法学来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利好的一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相应的决定。2020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讲话,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的理论命题和政治要求。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称谓的民事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对今后五年和十五年法治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11月16日至1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十一个坚持”。这篇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法治年”。这一系列以法治和国家治理为主题内容的会议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强国指明了方向、任务、路径,也为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新一年度的研究会工作。下面,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就今后一年度法学期刊研究会的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迅速掀起学习、研究、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行动纲领,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更大成就的思想旗帜。要充分认识中央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依据和重大意义,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学期刊特别是法学核心期刊的首要政治任务及学术要务。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应景化、随性化、庸俗化。
第二,在新发展阶段,法学期刊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是新格局的发展阶段,是后小康的发展阶段。在此发展阶段,要在新的起点上办好法学期刊,就要做到“三个更高”,即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大影响。更高质量,要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崭新的质量标准;更高水平,指的是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各方面达到更高水平,办刊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各法学期刊要有设计议题的能力,引领法学研究,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国际思潮。各法学期刊,特别是法学核心期刊,要注重发挥期刊间的协同作用。
第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这里要把握住三点:一是要树立意识形态主权意识——法学期刊要姓党、姓马、姓社。姓党,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姓马,就是属于马克思主义阵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姓社,不姓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要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期刊不仅是学术平台,更是法学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在这方面要态度更加鲜明。三是要树立意识形态斗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这两年特别强调,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将非常尖锐。各法学期刊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智慧,打赢意识形态仗,绝不给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提供任何机会和舞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就要吃透其基本精神,把握其核心要义。下面我谈谈我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点学习体会。我个人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主要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六个方面的重要论述中。这六个方面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
六个方面主要包括:
1.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地位的论述——回答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这里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理论命题: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2.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的论述。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决定了法治建设的成败得失。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坚持,也是三个理论命题: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下布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用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是党在法治领域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和命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4.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会议上、一系列讲话中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一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二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四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科学立法保障良法善治;严格执法维护法治权威;公正司法确保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提升社会文明。三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综合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种规则,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涉外法治比国际法治的内涵更为丰富,既包括中国法对外适用,也包括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还包括对其他国家法律的参照或者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5.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的论述。全面依法治国有一系列的辩证关系,特别是要认识好、处理好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
6.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保障的论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其中人才保障具有决定意义。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点:一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二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抓住“关键少数”、怎样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以上发言,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