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证据是事实的理由,证据链是证据的理由或称理由的理由,它决定着司法证明的逻辑命脉。"完整的证据链"是证成事实的核心标准,其意义重大。就性质而言,证据链属于"非必要的但充分的条件中一个不充分但必要"的链条,具有"偶然中的必然"、"基于认知的证成"等属性。通过"有助益的支撑"的似真推理,可以搭建证据之间最大可能性的支持链接。建立证据链的功能在于:推进证据分类,实现分类证据的可视化;以"涌现"的方式代替因果逻辑;实现对威格莫尔图表法的突破与超越。基于证据链对司法证明展开的逻辑分析属结构主义路径,相比于证据的实质性意义,结构主义更注重证据的关系性意义,它认为只有在证据的相互解释与相互界定的结构之中,证明才有价值。在结构主义看来,真实是被结构生产出来的。
关键词(KeyWords): 证据链;结构主义;真实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科学化司法证明中的逻辑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2BFX070)的前期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
作者(Author): 栗峥;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纪格非:《“直接证据”真的存在吗?---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分类标准的再思考》,载《中外法学》2012年第3期。
- (2)参见陈为钢:《刑事证据链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 (3)载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月4日。
- (4)载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月5日。
- (5)对于逝去的事实,“完整的证据”可遇不可求,况且可能因非法而被排除。
- (6)参见冯爱冰、谢萍:《证据链:认证案件事实的另一视角》,载《法律适用》2011年第7期。
- (7)参见张建伟:《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2期。
- (8)参见梁庆寅主编:《法律逻辑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以上。
- (9)参见栗峥:《司法证明的逻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 (10)[美]尼古拉·雷舍尔:《推定和临时性认知实践》,王进喜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73页。
- (11)参见熊志海、张磊:《论待证事实与案件事实》,载《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 (12)参见周洪波:《诉讼证据种类的区分逻辑》,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 (13)参见前引(1),纪格非文。
- (14)参见李树真:《间接证据疏义》,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 (15)参见黄凯斌:《间接证据理论的分析》,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4期。
- (16)参见崔爱香等:《复杂网络局部结构的涌现:共同邻居驱动网络演化》,载《物理学报》2011年第3期。
- (17)参见前引(9),栗峥书,第108页。
- (18)See John H Wigmore,The Problem of Proof,8(2)Illinois Law Review,77-103(1913).
- (19)参见[美]特伦斯·安德森、[美]戴维·舒姆、[英]威廉·特文宁:《证据分析》,张保生、朱婷、张月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 (20)参见前引(9),栗峥书,第122页。
- (21)参见前引(9),栗峥书,第122页。
- (22)参见栗峥:《超越事实:多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 (23)参见黄道、陈浩铨:《刑事证据理论的认识论基础》,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1期。
- (24)参见陈光中、陈海光、魏晓娜:《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 (25)参见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 (26)参见陈光中、李玉华、陈学权:《诉讼真实与证明标准改革》,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 (27)参见前引(25),樊崇义文。
- (28)参见李安:《证据感知与案情叙事---以诉讼心理学为考察视角》,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2期。
- (29)参见张继成:《命题获得证据地位的内在逻辑》,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 (30)参见栗峥:《当代英美证据法学思潮》,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3期。
- (31)参见[美]罗杰·帕克;迈克尔·萨克斯:《证据法学反思:跨学科视角的转型》,吴洪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12页。
- (32)参见前引(31),[美]罗杰·帕克、迈克尔·萨克斯书,第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