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小肥羊"商标案判决理由的批评性讨论,从法律解释和经济分析两个层面表明,单一适用《商标法》第11条第二款及其隐含的强者通吃的产权进化理论,不仅会与该法第31条包含的在先权利保护规则相冲突,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主张通过法律解释结合《商标法》第9、11、31条的有关规定,依据责任规则处理权利冲突情况下的产权界定问题,可能获得更为公平也更有效率的司法和社会结果。
关键词(KeyWords): 第二含义;在先权利;权利冲突;责任规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凌斌;
Email:
上一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刑法立法感言
下一篇: 更加紧密联系实际——民事诉讼法学展望